食是人生必需,也是生活享受,如何能在必需與享受之中,找出平衡,倒是件苦樂參半的事。
現今年輕人對於食,與我們當日年輕時的要求,自不可同日而語。那時戰事頻仍,生活艱難,如能上學讀書,已是萬幸,衣溫飽食足夠了,那會像今日幸運的一輩,不用愁吃,吃得天翻地覆。


到了我這把年紀,對飲食的要求日益澹泊,只要不悖健康,便覺心滿意足。但要求合乎健康,卻是談何容易!自從背患後我因不欲開刀,轉求中醫,在嚴苛的飲食戒條下,能吃得進口的似乎是寥寥可數。數年於茲,得過且過,習以為常,但我在這專欄做的菜,寫的食譜,只是一生回憶中的美好時光,給自己一點滿足、給別人留個記錄吧了。而香港光怪陸離的新飲食潮流,我只抱旁觀態度,不慍火,也不刻意批評,靜居養生之餘,頗為悠然自得。
戒口是天大苦事,在戒條中出出進進,誠惶誠恐,有時刻意犯戒,吃幾口違禁食物,心中偷偷歡喜。為了和朋友共聚,大家抽空吃一頓飯,見面時談天說地,一切戒條,盡付諸腦後,那種了無顧忌的解放,極樂也。


除了中醫的戒條,我還有很多因敏感而產生的恐懼,就算在家中所用物料,如不知道來源,進食時總是提心吊膽。若遇到一些不明的添加劑,吃了引起嚴重的敏感,哮喘會即時發作,所以我長日隨身帶備哮喘藥以備解救。
或者讀者會覺得我很苦。但自己偶然到街市走一趟,找到一些意外而新穎的食材,尤其是以前沒有用過的,會帶給我躍躍欲試的鼓舞,成功與否,都不計較。失敗了,處之泰然,耐心重頭來過,直至滿意為止,其中的樂,全屬個人,很難和別人分享。
我們吃得十分清淡,但仍有要求,只要每餐有不同食材,使平常的飲食顯得品種多樣,不致偏食,便達到晚年養生之道了。至於家外的花花飲食世界,因有雜誌和報章的報道和推介,雖不「常」外食,也不覺匱乏心癢,或孤陋寡聞。


姑姐畹英,罹患痛風,每一發作便疼痛難耐,平日飲食十分謹慎。她篤信密宗,算是個守半齋的佛教徒。自從病發後,以前家常飯餐中的豆品,都因痛風而全部減去,素食賴以提味的菇菌類據說也是絕對不宜,每餐除了蒸些淡水魚和瘦肉外,吃得很沒趣。去年底她來我家團年,我特為她燒了一大盤素菜,讓她帶回家去。要設計一道適合多方限制的齋菜,很不容易,不用菇菌是淡然無味的,結果我還是用了少量乾的姬松茸去提味。姬松茸是培養菌中食療價值極高的,相信少吃無妨吧!
我準備了一大盤不同的素食料,下鑊時姑姐在旁監督,選她認可的,下多下少由她指揮,以合她的心意。最近我再為她燒一大鍋這樣的齋,讓她分盒放入冰格貯存。這是個齋菜的「膽(base)」,可以加入她認定只此這一種纔配稱是「菜」的菜心。我又送她一大紮泰國的不漂白粉絲,她只需從冰箱中取出一盒齋,解凍後同煮便可。
姑姐當然開心,但她吩咐:「下次不要放生麵筋,多放一串生根便可。」我定當照辦。

姑姐齋
這是為了適應某種健康情況而組合的一盤素菜。一般的人,不必守戒,隨心所欲增減材料,在夏日中吃頓素餐,大可調劑吃肉過多的習慣。

材料
姬松茸︰40克
乾雲耳︰1/3杯
蠔豉︰8隻
紹酒︰1茶匙
生根︰1串,約20個
生麵筋︰350克
扁尖鹹筍︰50克
栗子︰250克
乾蓮子︰1/2杯
白果︰1/2杯
橄欖油︰5湯匙
大孖牌手頭抽︰3湯匙
薑︰1塊,約20克
鹽、糖︰適量

準備(以浸發先後為序)
1. 姬松茸在水下稍沖,置中碗內加溫水約1杯浸過面待發,浸菌水留用。
2. 乾雲耳浸透,剪去硬蒂,汆水後瀝乾,以2茶匙橄欖油爆炒,鏟出。
3. 蠔豉浸軟,加薑兩、三片,紹酒少許,入鑊蒸至軟。
4. 生根逐個剪一開口,投入在一鍋開水內中火煮約5分鐘(1),移出至疏箕內,在熱水下不停沖洗以去油分,瀝水後在白鑊內烘乾留用。
5. 生麵筋用手撕成小塊(2),投在一鍋開水內,中火煮10分鐘,移出至水下沖去麵粉味(3),置白鑊內烘乾水分待用。
6. 扁尖不宜多浸水,免失去原味,把表面鹽粒沖去,每條從中剪為兩半(4),置碗內加水僅過面。每條用手撕成細條,稍沖。
7. 乾蓮子浸透,去蓮芯,在小鍋內中火煮10分鐘至腍而不爛(如值夏季可代以鮮蓮子),瀝水。
8. 去皮栗子分兩批沿着磁器碟子或玻璃盤子四周擺放,加蓋,放入微波爐內,以100%火力加熱3分鐘,立即取出(5),栗子皮一擠即脫落,繼放在小鍋內煮腍(6)。
9. 白果去殼除皮,在開水內煮約5分鐘,沖冷。

燜煮
1. 置中式易潔鑊於中火上,鑊熱時加入橄欖油2茶匙,將蒸透蠔豉連薑片放入鑊內爆香,移出(7)。
2. 在同一鑊內,下油2茶匙,爆香姬松茸,移出(8)。
3. 用原鑊,置於中大火上,下油2 湯匙,先加入烘乾生麵筋和生根繼下姬松茸,再下浸菇水,燒開汁液(9),跟着次第投下扁尖和開水2杯,是時加入手頭抽,雲耳和蠔豉(10)。改為中火,加蓋煮至部分汁液為各種材料所吸收,如水分不足,可多加水1杯。
4. 最後加入蓮子、栗子和白果,煮至栗子入口粉綿(11),便可加鹽、糖調味,並將餘油全部加入,試味後鏟出。擱涼後放入盛器中,置冰格內保存,用時可加入菜蔬或粉絲同煮。

提示
1. 如無健康上的限制,讀者可自由加入乾或鮮的菌類,味道會濃厚得多,相應地也可減少麵筋類的材料,甚或用雞湯代開水亦無不可。至於味道鹹淡,由個人酌定,並無成規。
2. 整盤素菜的提味,全靠最上等的頭抽,一般用家,可加入菇素。

江獻珠來頭
上世紀初食壇名人江太史之孫女,經典的太史蛇羹便是源於江家。
江女士自小吃盡考究之食物,由此練成一張懂吃的嘴。
成年後經自學煮得一手好菜,又撰寫中、英文之食譜,著作有《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古法粵菜新譜》等。


準備時間:材料浸發不計
下鑊燜煮:約30分鐘
費用:約80-100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