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

未知的永遠最要提防。可知的消息根本不值得知道,因為它的影響已經被算進市場裡,而且被完全消化了。

就在公佈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情況溫和的前一天,內地3年來首次加息0.25%。到目前為止,只有銀行借貸和房產銷售是受到約束的,而現在人們的焦點則又放在樓價、租金、人工、食物、能源等所帶來的潛在通脹問題。為了對付這個問題,內地願意稍微犧牲一點經濟增長。這是個可以理解的反應,不過我認為內地應該在未來數月仔細分析經濟數據,然後再決定未來利率的去向。實際上內地現在的做法,西方國家5年前就應該要做了,可是內地的做法卻沒有為她迎來什麼掌聲。

由於內地利率相對較高,因此金融市場裡的風險也比較低。現時在內地借款,利率達6%,反觀香港只需1%,美國4%,歐洲3%。在內地,不是什麼人都能借錢的,只有那些有著穩定收入的人士才能解款。我想這情況在印度、泰國、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地都是差不多的。一個地方越難借款,相對地它的整體風險也會較低。無止境地借貸只會釀成禍害,看看美國和歐洲就知道了。槓桿效應對GDP的影響只是片面的,實際上人們無視了背後需要支付的利息和連帶風險。這就像是你購入了兩台電視,可當中有一部是靠借錢購買而得的,最後更要斷供。實際上你應該在不用付利息和沒有斷供風險的前提下,將增長翻倍。

我的看法是,香港已出現了胡亂借錢的情況,倒不是說人們借錢購股,而是購入遠超過他們所能支付的房產。我認為這就是香港最大的風險。

一眾分析員都希望美國人和歐洲人能繼續消費以拯救他們的國家。這真的是一派胡言。他們應該做的是趕緊存錢,然後為將來作出投資。其他經濟範疇如科技、出口、服務業、科研、投資等,都會逐漸彌補消費者消費不足的問題。這樣一來經濟就能漫漫地持續恢復,而不用鼓吹無節制的借錢風氣和承受背後的風險。西方胡亂花錢的風氣已經形成了30年,現在消費者應該要停一停,只購入生活的必需品,然後盡力還清債務。

遲早人們會謝謝中國先在市場需要流動性時注資,然後漸漸抽回資金的做法。股價的上升和資產價值的提高會是最好的證據。現在最大的隱憂是成本的上升,因此那些能在不嚴重地影響銷售的情況下解決這問題的公司,其股價必然能上升。

內地,或是普遍亞洲人的消費量在未來幾年都會上升。他們的存錢習慣以及普遍較高的「身家」將會帶來以消費主導的經濟恢復,而不是光靠出口而已。不過這可能需要較長時間,這是由於西方的問題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亞洲的消費情緒。

不過,新興經濟的投資者都應該繼續投資在熟悉的行業裡,不用理會那些跟自己沒有切身關係的事件。畢竟遙遠的西方國家也管不著我們,除了有時會對中國的匯率指指點點。正如它們的按揭問題也跟我們無關。

請繼續追隨新興國家的股市,但必須謹慎選股,尤其是要當心那些很亮麗的新股上市。無視國外投資銀行所推出的產品,因為這只是一場有輸無贏的賭博。

請記住,利潤和虧損也要包含風險的考量。假設A君通過購入認股證而獲利20%,B君則通過購入股票如中移動(941)而獲利20%,那麼B君的投資則更勝一籌。這是因為認股證比股票風險高。

Isaa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