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家家團聚,但中國人的團聚從來得來不易。 49年國共內戰結束,國民黨敗退台灣,新中國成立,也展開了幾十年大逃港的序幕。中共關閉邊境後, 30年來無數人以身犯險偷渡來港,深圳河上子彈橫飛、生離死別、妻離子散者不計其數。把這一幕幕記下來輯成《大逃港》一書的是內地退休記者陳秉安,咦,這種書國內怎可能出版?「這本書我寫了 22年,真的,起初我也很擔心……」記者:何斌攝影:梁細權(部份圖片撮自《大逃港》)

觸碰共產黨政策失誤 放大圖片
■《大逃港》繁體版$98(中和出版社)

■《大逃港》繁體版$98(中和出版社)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 30年湧港人數過百萬。寫逃港潮,即是寫中國近代史,也是半部香港近代史。這段歷史題材敏感,但作者陳秉安竟然是內地人,退休前一直是黨報新聞工作者。《大逃港》一書去年 8月先在內地推出簡體版,引起關注,今年 1月在香港推出繁體版。記者聯絡上長居深圳蛇口的陳秉安,來到當地採訪。「這本書我寫了 22年,其間不可能出版。」陳秉安說,「結果去年 8月出版後,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有一些深圳官員跟我說:其中好幾段深圳歷史他們都不曉得。這證明社會真的開放了!」陳秉安原籍湖南,因為姐姐在香港教書, 85年叫他搬來深圳有個照應,結果他當上《深圳特區報》記者,近距離接觸下,燃點起對深圳/香港一段歷史的疑問,最終促成這本書。記者直問他關乎共產黨歷史失誤的調查書籍為何可以出版,陳秉安答得坦白也小心:「因為我是寫共產黨的政策做錯了,不是說共產黨……書中的玉英婆婆逃到香港,國民黨叫她出來罵共產黨,她也不罵。其實老百姓很實際,誰讓我生活好就行。」再問他怎麼知道可以出版,「因為關於這件事的檔案解密了。但我寫 50-70年代,然後一跳就跳到現在,文革我沒寫,因為還沒有解密,過幾年解密後我還想寫第二集。」

放大圖片
■三面紅旗時期( 58-62年),十萬饑民湧港邊境山。

■三面紅旗時期( 58-62年),十萬饑民湧港邊境山。

放大圖片
■ 1962年,英國攝影記者拍下饑民湧港的照片。

■ 1962年,英國攝影記者拍下饑民湧港的照片。

放大圖片
■當年香港報章的報道。

■當年香港報章的報道。

放大圖片
■邊境山巔難民萬頭攢動。

■邊境山巔難民萬頭攢動。

放大圖片
■抵港後的難民與香港警察。

■抵港後的難民與香港警察。

放大圖片
■逃港難民就住在這些棚屋中。

■逃港難民就住在這些棚屋中。

放大圖片
■當年的《明報》社論。

■當年的《明報》社論。

放大圖片
■ 1962年《明報》及《星島日報》的報道。

■ 1962年《明報》及《星島日報》的報道。

放大圖片
■五十年代的羅湖橋警備森嚴。

■五十年代的羅湖橋警備森嚴。

放大圖片
■大躍進( 58-60年)引發大饑荒,相傳國內死亡人數過千萬。

■大躍進( 58-60年)引發大饑荒,相傳國內死亡人數過千萬。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四個青年被捕,一面惘然,之後削老農夫手指的官文烈(前排左一)被槍斃。

■四個青年被捕,一面惘然,之後削老農夫手指的官文烈(前排左一)被槍斃。

 

老百姓只求飽飯

陳秉安少時讀書成績很好,但因「成份不好」沒法上大學,直到 78年改革開放,重新考大學時考上,畢業後被派去新聞部當記者。「 1987年,有一次朋友問我:『深圳在開放之前有一段很震撼的歷史,你知不知道?』他說當年的老百姓吃不飽,連雞鴨都不能養多於三隻,因為它說要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結果人民連飯都吃不飽,才逃跑。」採訪 22年,最令陳秉安感動的故事,是四個青年要逃港,結果在羊台山上迷路,遇上了一個農夫阻止,「大家吵起來,老農夫揮舞柴枝卻給青年搶了,並用柴刀把農夫的手指削了一截,四人還把老頭打了一頓。」結果邊防軍搜索全山把四人抓了起來,削人手指的官文烈要槍斃。「死前能飽餐一頓,普通人吃二両米就飽了,他竟然吃了四缽──足足一斤六両米的飯,可見半輩子都未吃過飽飯。」陳秉安家中露台望到深圳河,「就是這裏,從前死過很多人,幾十年前這邊都是荒野。有個人跟我說,他五個至親中三個逃港時死了,還是凍死的,因為人體 37℃,但水只有 4℃,即使是夏天水也是凉的。深圳河要游泳 5-7個小時,長期消耗體力人體溫度就跌了。」為了收集故事,他在八十年代混進逃港收容站,「房子裏有七八十個人,吃喝拉撒都在裏面,很臭!石灰牆上有人用指甲刮着寫:『我一定要到香港去』、『香港是個天堂』。」

大逃港促就特區論

陳秉安下了一個與官方不同的大膽結論:深圳特區是因為逃港潮而成立的,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也是因為逃港潮引發的。「當時深圳沒有特區,市政府容許市民過去香港賣雞蛋,早上賣傍晚回來;又給香港廠商回來辦工廠,這些第一批回來投資的港商,也是第一批逃港的內地人。時為 1978年,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就是現在習近平的爸爸習仲勛, 4月剛上任就馬上到寶安縣來看,又到中英街參觀。」習仲勛一眼看過去,發現香港境內人潮如鯽,界北卻冷冷清清,「這反映出如果再不改變,人民會用腳來投票,人民會跑掉。習仲勛很重實用性,港商回來開廠做塑膠花,一天賺七八元,他一聽就說:『這麼好呀!』」他下了一個結論:「是逃港教育了習仲勛,是老百姓教育了當官的。習仲勛於是跟鄧小平滙報,習說,如果允許廣東實行新政策,很快就會搞起來。書中都記載改革開放是 78年 12月,幾個農民拒絕分田寧願自負盈虧;但我的看法是始於 78年 7月的深圳,因為大逃港引起了上面的注意,習仲勛上報後有了改革開放,才有深圳特區。」

放大圖片
■習仲勛與夫人照於 2000年。(被訪者提供)

■習仲勛與夫人照於 2000年。(被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深入調查時認識了鄧小平前助手谷牧,被稱「特區總工程師」。(被訪者提供)

■深入調查時認識了鄧小平前助手谷牧,被稱「特區總工程師」。(被訪者提供)

 

逃港人辦劉夢熊:對共產黨絕望 放大圖片
劉夢熊

劉夢熊

訪問中,陳秉安提到劉夢熊當年偷渡來港的故事。回港後記者打給劉夢熊求證,「這是真的。 1973年 9月 23日,天黑游到天光,本來無力了,念《毛語錄》後終於捱到香港。」書中談到很多人都是因為捱餓才逃港,但劉卻另有原因,「本來我是華南師範大學的, 68-73年上山下鄉,屬東莞長安鎮上沙大隊,我們屬魚米之鄉有飽飯食,我是因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才逃港的。」他憶述當年自己在火紅年代,「開頭我是用生命來支持毛主席的路線,那一年決堤抗洪,我馬上跳了下去,用身體來抗洪水。這事好轟動,當時選十個勞動模範,我是標兵中的標兵。但有一次我去其他公社開會,回來泊單車時無意聽到黨支委評我這個人:只可以利用,不可信用,更不可重用。原來他們說我爸爸是摘帽右派,但我爸是被砌生豬肉的。」再令他絕望,是當時《南方日報》把奮不顧身跳到水中抗洪之事,先記在黨支書身上作功績,再在幾星期後安在團支書身上,「跳下洪水只有我一人,他們竟然弄虛作假!原來共產黨沒有甚麼可信之事,有權就有真理!」於是決定南下香港,「身上帶了用米炒熟,加上糖的乾糧,但四天就吃完了,之後兩天我都挖番薯甘蔗吃。」趁天黑游到香港時天已亮,他穿條泳褲就到差館報到,「當年偷渡的可以拿黑印的永久身份證,申請的反而不能,大概是冷戰期間,英國怕申請下來的是國安吧。我有公公在香港,花了$500才把我接走。」


■陳秉安指外露台位置,就是深圳河:「當年這邊都是荒野,死了無數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