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中共歷代領導人對國民的許諾,在國力日盛的今天,這句話尤值品味。中央電視台近日播出系列專題《關注西部學生》,讓人看到的卻是山區學生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廣西學生從小學至初中的九年間,餐餐只吃「黃豆蒸飯」;雲南學生薯仔煮白菜已屬高檔消費;貴州學生由小一起要自帶爐灶做飯,逾七成學生上課時感飢餓,許多學生因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其他兩岸國際影片 沒有飯堂 數百人露天而食

一盒米飯,加點黃豆,住在學校的全校學生,食譜餐餐如此,天天如此,從小學吃到初中畢業。「好吃嗎?」「好吃。」「有沒有別的菜?」「沒有。」「天天這麼吃會不會厭?」「不會。」被央視記者問及,蹲在地上的孩子們大口地吃着,天真地回答。央視採訪的是廣西都安縣隆福鄉小學,該校包括小學和初中部,孩子們離家最遠的,路程要走五個鐘,他們都寄宿學校,每天吃的飯菜幾乎都一樣,當地人稱為「黃豆蒸飯」,孩子們從小學到初中畢業,九年內一天吃兩頓,頓頓都是「黃豆蒸飯」。

放大圖片
貴州的小學生每天都要先自行砍柴生火。互聯網

貴州的小學生每天都要先自行砍柴生火。互聯網

放大圖片
廣西學生的黃豆蒸飯,是黃豆混入豬油煮成。互聯網

廣西學生的黃豆蒸飯,是黃豆混入豬油煮成。互聯網

「留守一族」營養不足

央視記者目擊學生準備飯盒全過程:每個學生自備兩個鋁飯盒,一個放米,一個放黃豆,再加一勺豬油和鹽,然後將飯盒送到校方廚房,集中蒸煮;而所有食材都是孩子們從各自家自帶到學校。每天大早和午飯後,準備自己的飯盒,成為孩子們必備的功課。由於學校並沒有飯堂,每天開飯的時候,幾百名學生各自端着飯盒,散落在校園各處進食,有的蹲在操場上,有的就靠着花槽旁邊,露天而食。

放大圖片
校園變成露天廚房,學生圍在這裏一同煮食。互聯網

校園變成露天廚房,學生圍在這裏一同煮食。互聯網

放大圖片
學校的飯菜不足,學生都從家中拿來各種辣椒、鹹菜等回校送飯。互聯網

學校的飯菜不足,學生都從家中拿來各種辣椒、鹹菜等回校送飯。互聯網

放大圖片
吃飯時間到了,學生們在廚房排隊打飯。互聯網

吃飯時間到了,學生們在廚房排隊打飯。互聯網

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飯菜,孩子們卻吃得津津有味。一名女生受訪時稱,從進學校第一天,天天都這樣吃,「雖然(飯菜)單調點,但和同學們在一起吃,很快樂,很開心」。這些孩子不會想到,這樣的食譜對他們正在發育的身體來說,營養實在太欠了點。除了營養問題,這些農村孩子不少人的父母都到城市打工,孩子們成了農村山區的「留守一族」,對父母和親情的思念,成為他們成長的又一障礙。據介紹,位於廣西大石山區的都安縣,寄宿學生多達 16,025人。中央電視台/本報記者


這名廣西學生的飯碗內只有白飯,沒菜沒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