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單看標題,已知夠爭議性,總有人問:「點解係呢 100套?」你問得,就代表他們成功了,其實惹起爭議、討論,才是戲肉,香港電影在世界的地位,多多少少是由外國影人討論中提升及奠定的。這個由香港電影資料館十周年引發的影展,由 月起橫跨兩年。來,一邊撲飛,一邊拗!記者:何兆彬訪問攝影:劉永發

放大圖片
《經巡中國》 1916

《經巡中國》 1916

放大圖片
《黃飛鴻正傳上集之鞭風滅燭》 1949

《黃飛鴻正傳上集之鞭風滅燭》 1949

放大圖片
《細路祥》 1950

《細路祥》 1950

放大圖片
《敗家仔》 1952

《敗家仔》 1952

 

放大圖片
《家》 1953

《家》 1953

放大圖片
《父與子》 1954

《父與子》 1954

放大圖片
《小兒女》 1963

《小兒女》 1963

放大圖片
《英雄本色》 1967

《英雄本色》 1967

 

放大圖片
《金燕子》 1968

《金燕子》 1968

放大圖片
《董夫人》 1970

《董夫人》 1970

放大圖片
《俠女》 1971

《俠女》 1971

放大圖片
《愛奴》 1972

《愛奴》 1972

 

放大圖片
《猛龍過江》 1972

《猛龍過江》 1972

放大圖片
《刺馬》 1973

《刺馬》 1973

放大圖片
《天涯.明月.刀》 1976

《天涯.明月.刀》 1976

放大圖片
《蝶變》 1979

《蝶變》 1979

 

放大圖片
《瘋劫》 1979

《瘋劫》 1979

放大圖片
《龍虎風雲》 1987

《龍虎風雲》 1987

放大圖片
《秋天的童話》 1987

《秋天的童話》 1987

放大圖片
《倩女幽魂》 1987

《倩女幽魂》 1987

 

放大圖片
《賭神》 1989

《賭神》 1989

放大圖片
《黃飛鴻》 1991

《黃飛鴻》 1991

放大圖片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1995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1995

放大圖片
《鎗火》 1999

《鎗火》 1999

 

放大圖片
蒲鋒、何穎思(右)

蒲鋒、何穎思(右)

蘋:蘋果蒲:蒲鋒(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推選小組成員)何:何思穎(節目策略/推選小組成員)

殿堂的意義 放大圖片
電影資料館館長林覺聲<br/>「資料館收藏 9,000多部電影,有些是硝酸片,易燃的,我們會送到外國,把它數碼化,然後再做一個菲林拷貝。例如費穆《孔夫子》就是消失 70多年後發現的。」

電影資料館館長林覺聲「資料館收藏 9,000多部電影,有些是硝酸片,易燃的,我們會送到外國,把它數碼化,然後再做一個菲林拷貝。例如費穆《孔夫子》就是消失 70多年後發現的。」

蘋:想先了解這次活動的推選過程?何:最初我們本想選 50套不可不看的電影,但每人選出 50套後,加起來就百幾套了,那不如一百套吧。一百套也較易決定。蒲:大家先填好表,各有名單,然後坐下來再談篩選。從前我也做過兩次相關計劃,一是電影評論學會出的書《最佳 200》,選了 200部中港台電影,港產片佔的比率最高;另一次是金像獎的「最佳 100部華語電影選舉」,找了好多影評/文化人,出過一本特刊。蘋:大家的名單都不同的,需要去說服對方吧?蒲:一定有不同。這六個人(羅卡、李焯桃、蒲鋒、舒琪、黃愛玲、何思穎)對電影都很熟,中間難免有些有人不同意,你要去說服對方,那就見面時即場表決。何:爭拗不算激烈的。這次與電影評論學會的有點相似,先定名單,再出來傾。我想補充的是這次有「精英」的議題,上一次是用學會去挑選,但這次只有這六人,我們也知道總有人挑戰說:為何只有六人?為何是這六人?是否精英會有人不同意,但這六人都對電影很有研究,希望做到殿堂的意義。在西方,殿堂這概念有很多討論、爭議,香港近幾年忽然文化,我們與西方的社會比較,殿堂的成立,對社會的啟發。我們是以藝術成就來做準則,它的歷史、社會價值,對電影工業的價值。蘋:大家先定好一個怎樣的準則,再坐下來談?蒲:首先是入選的電影,一定是大家看過,而還有拷貝可以看的。例如《莊子試妻》,大家已看不到了,沒有人看過,那怎辦?我們知道它的歷史地位,但只能想像它有多好。

影評人的寵兒

蘋:入選的電影之中,吳回有 5部入選。但大眾似乎不怎認識他,他有多厲害?何: 100部佔 5部,的確犀利!作為一個導演,他可能沒有其他導演如李晨風、李鐵這麼有名,但初步理解他才氣橫溢,部份作品較「拿西」,但好的作品很厲害。蒲:從導演角度,數到他有 5部,但也有電影,是因演員好而入選的。但當然他是重要的導演,在中聯時代,秦劍就是跟他出身的,而好明顯中聯的《家》《春》《秋》中,第一部《家》就是他拍的!因為大家都信他。他風格很多變,可以拍喜劇,又可以拍苦情文藝片,執行能力強,即使資源好差,他還是拍得不錯。有一部叫《路》,他大概只花了半個月就把它拍竣了,而且拍得好好。另一部中聯電影《愛》,由 6個導演各拍一個故事,其中有一個在船上拍,演員要出出入入,最難拍,那又是他拍的。他又能在喜劇之中,加入嚴肅的戲劇元素,最好的例子是《敗家仔》,他同時踩兩條線,戲既是喜劇處境,劇情又吸引到你。有時在他的戲中,又會發現他很大膽創新!蘋: 100部中,許鞍華、徐克各佔 4套,能否說他們一直是影評人的寵兒?何:可以說他們是影評人寵兒。也可以從新浪潮到現在看,他們是最持久的,這兩位一直都很有創意。許鞍華一直拍的都不是商業片,故事永講不完;至於徐克也才氣橫溢,是這幾年稍為跌了一點,但他有好多作品都是香港電影史的 Milestone(里程碑)。蒲:他們不是影評人寵兒,他們根本就是香港觀眾的寵兒。徐克在票房中一直好強。何:這方面,王晶在票房也好強,但他入選只有一套。蒲:阿 Ann(許)票房不是套套好,但就算是 Layman觀眾,不愛看,也同樣很尊重她。蘋:徐克頭兩部電影也很偏鋒嘛。我記得《第一類危險》推出後禁過,之後推出另一版本。蒲:第一次拍的是《第一類危險》,被禁後再拍的是《第一類型危險》。第二部是把第一部重剪,再加了好多劇情,又找了一班朋友如冼杞然、岑建勳等做些小角色,再修剪過出來的。第二部加了些政治部的劇情,拖散了部戲,缺乏了第一部的那種力量。蘋:這麼說一定要買票看了,這戲已是一個傳說。蒲:依我說,這 100部都要看。我不認為這就是香港最好的 100部電影,但都值得看。蘋:像《黃飛鴻》、《上海之夜》都尋得到,但這套不一樣。蒲:不,資料館版本不同。如《細路祥》,資料館的長十幾分鐘,包括有李小龍被同學恰, DVD跟電視的是 Cut了的。可能戲院只能放 1小時 30分鐘,就 Cut幾分鐘吧!何:另外也因 VCD的長度有限制。《家.春.秋》有出 VCD,超過某一長度就要出第三隻碟,結果因為成本就被 Cut了。資料館經常收到不同的版本。

放大圖片
■章國明入選作品有《邊緣人》。

■章國明入選作品有《邊緣人》。

放大圖片
■早前舉辦發佈會,邀來王晶出席。

■早前舉辦發佈會,邀來王晶出席。

 

倪匡是邵氏全職編劇 放大圖片
杜琪&#23791;<br/>「電影資料館的存在好緊要。它定的這東西,在電影的衍化&#35023;,某部電影的成功,一定是累積了前人的經驗。它選這 100部一定有它的講法,是怎樣不是我最關心的,但有人做就是好事了。」

杜琪峯「電影資料館的存在好緊要。它定的這東西,在電影的衍化裏,某部電影的成功,一定是累積了前人的經驗。它選這 100部一定有它的講法,是怎樣不是我最關心的,但有人做就是好事了。」

蘋:香港小說會很快就在 100部之中,查出有 4部是倪匡編劇的。大家都知他寫小說,他當年是兼職來寫的?蒲:不。他也是一個全職編劇,我記得司徒安在口述歷史中說:邵氏只有一個全職編劇,就是倪匡!他寫的劇本,邵氏的是他寫,嘉禾也找他寫。《精武門》就是他寫,數量有好多好多!如今入選的 4部,都是張徹、劉家良等最好的電影。蘋:入選最早的電影是《經巡中國》( 1916年),最後一部是 1999,這個範圍是怎決定的?何: 1916年的《經巡中國》是我們入選年份最早的電影。至於 1999,我們六位都認為,以 20世紀之末為這次的終結點,一來是有點距離,二來電影是 20世紀的媒介,到了 21世紀,電影已沒有像從前重要了。蒲:至於《經巡中國》,連我們早幾年都沒聽過。香港第一部電影是《莊子試妻》,那就是跟這個導演布拉斯基合作的。布拉斯基在香港拍了好多片,沿途還拍了上海、廣州、北京,又拍到袁世凱的兒女,這中間好多珍貴鏡頭──原來以前香港是這樣的。但此外,它的質素之高,真的是不可不看!這部戲是近十多年發現的。

80年代多佳作 放大圖片
劉青雲<br/>「我記得《新不了情》當年好賣座,好多人鍾意睇,到現在仍然有人會提起。這部戲我喜歡的,也是我從影生涯第一部賣座電影。」

劉青雲「我記得《新不了情》當年好賣座,好多人鍾意睇,到現在仍然有人會提起。這部戲我喜歡的,也是我從影生涯第一部賣座電影。」

蘋:我發現名單上 1960年及 1987年入選最多,各有 5部。以十年計, 50年代 29部, 80年代 24部,都多得緊要。蒲: 80年代興盛,好多佳作,但不能單憑 60、 87入選的較多,就認為這兩年較豐收。何:我的看法是 60及 87年是偶然的。它們都是香港電影成熟及卓越的累積,但我覺得 55年比 60年更有代表性,有《寒夜》、《父母心》、《天長地久》等,但這也是 50年代累積下來。至於 87年就幾特別,前一年有《英雄本色》,這一年有《龍虎風雲》,同年《秋天的童話》又有發哥。蒲:同年還有《監獄風雲》,三部都是發哥。蘋: 50年代與 80年代各有 20多部入選,是甚麼時代之下令它這麼興盛?蒲:用年代來分不太公平,例如《黃飛鴻》電影, 61年那套是跟着 50年代的來拍的,之後,《黃飛鴻》一停就 7年,所以說把這部歸類為 60年代電影,並不公平。何:更公道,是用時代來劃分。時間──把它分為時分秒,是人為的。蒲:談 80年代,應由 70年代尾新藝城、新浪潮的出現數起,其實應數到 90年代。正如粵語片,是 40年代起的一個潮流,到 52年中聯誕生, 53年開始文藝片浪潮,到 60年代向下沉,但又有楚原、龍剛等導演,這是一個整體的浪潮。何:我同意這是重要的時代。 50-60年代戰後,大家經歷過大戰,隨時可化為精采的故事!那年代大家都有這種時代精神,創作者也有素養,所以作品十分感人! 80年代電影工業也發展到有台灣、南洋、全球的外埠市場,也有某種西化,例如徐克、許鞍華都是海外畢業回來。再加上當年香港人對九七的恐懼痛楚,是今日我們不能領會的。今日我們有挫敗感,會上街會抗爭,這是需要的,但那種痛楚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人類的講故事歷史之中,痛楚是個好大的資源。蘋:周星馳的電影只有一部(《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而且不是他導演的。蒲:好多人都同意,他真正掛名導演的是跟李力持一起的,而且是雙掛名的,到他掛名成熟的是《少林足球》( 2001)。而他的演出,最出色始終是《西遊記》,有朋友引述吳鎮宇說:「周星馳其他戲我都未必輸畀佢,但嗰隻馬騮真係勁!」大家都公認這是他演技的代表作。

入選 100部電影小統計導演:

吳回( 5部):敗家仔、父與子、七重天、錢、家許鞍華( 4部):瘋劫、撞到正、投奔怒海、書劍恩仇錄徐克( 4部):蝶變、第一類型危險、上海之夜、黃飛鴻楚原( 4部):原來我負卿、玉女添丁、愛奴、天涯.明月.刀胡金銓( 3部):大醉俠、俠女、空山靈雨張徹( 2部):刺馬、金燕子劉家良( 2部):爛頭何、武館龍剛( 2部):英雄本色、昨天今天明天唐書璇( 2部):董夫人、再見中國

放大圖片

 

吳宇森( 2部):英雄本色、喋血雙雄

放大圖片

 

王家衞( 2部):阿飛正傳、東邪西毒

李小龍(導演 1部):猛龍過江(參演 2部):猛龍過江、細路祥王晶( 1部):賭神編劇:倪匡( 4部):刺馬、天涯.明月.刀、爛頭何、武館

百部不可不看小資料: 放大圖片

 

票務查詢: 2734 9009 票價:$30 網上訂票:http://www.urbtix.hk

 百部不可不看香港電影網站: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b5/index.php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香港電影 1916~1999  100 必看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