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政府大力宣傳下,婦女對子宮頸癌的認識增加,知道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性,願意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抹片檢查,及早捕捉病變。事實上近年的子宮頸癌個案有下降迹象。

不過一旦確認子宮頸出現癌細胞時,為了徹底滅癌,患者需要接受頗大範圍的切除手術。以下的張女士,就是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子宮頸癌變,除了宮頸外,還需要切除子宮及兩邊的淋巴。

譚家輝醫生指出,早期子宮頸癌可進行根治性切除手術,治癒率九成以上。

藝人梅艷芳於○三年因子宮頸癌去世後,大眾對子宮頸癌的關注漸提高。

有些人仍然覺得驗身麻煩,仍然以種種藉口不去履行年年驗身的健康責任,幸好現年三十八歲的張女士是位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女性,否則她的子宮頸癌變不會那麼快被發現,在短時間內進行了子宮頸癌殲滅性治療,恍如一場風暴,來得快,去得快。

這場風暴發生於○八年,「當時我沒有任何徵狀,沒有半點不適,只是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子宮頸抹片中細胞有點不正常……」張女士說。

子宮頸抹片細胞不正常,不代表一定是癌,因為這可能只是發炎,或早期的癌細胞變異,故張女士需要再進行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或進一步的細胞化驗。不幸地,張女士的第二次細胞化驗確認有癌前期病變,醫生建議她進行電圈切除手術,將不正常細胞消滅。

對於要進行小手術,張女士二話不說便接受,只想速戰速決,盡快解決問題。然而在手術後的化驗報告中,竟發現邊緣位置仍有癌細胞,由於不知道子宮頸附近和以外的位置是否有癌細胞,醫生要張女士再進行手術。惟期間她輾轉見過多位醫生都提出不同的建議,當中牽涉一次又一次的手術,加上沒有一位能釋除張女士的疑慮、給她信心,她惟有再尋名醫,最後在朋友推介下,向任職瑪麗醫院婦產科的譚醫生求診,很快獲得詳細的治療方案。

八成半屬鱗狀細胞癌

現任養和婦產科的譚家輝醫生說,位列香港女性常見癌症第七位的子宮頸癌,每年約有四百多個新症,發病率近幾年有回落迹象,相信與政府推行子宮頸癌普查,及藝人梅艷芳因子宮頸癌去世而引起大眾關注,因而及早求醫有關。不過若與西方國家推行全面普查比較,香港預防子宮頸癌政策未算做到最好,而在全球每年五十萬個新症中,有一半來自亞洲國家,香港女性的發病率,和亞洲國家相若。

由於大部分子宮頸癌都是在子宮頸表面位置生長出來,故較容易發現,但部分子宮頸癌從較深入的表皮位置生長出來,這種就較難發現。「在子宮頸表面生長的,屬鱗狀細胞癌;在較深入位置的,屬腺體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佔患者總數85%,腺體癌約佔10%以上,另有其他較少見的細胞癌變。」譚醫生說。

由於鱗狀細胞外露於子宮頸口,故醫生通過一般婦科檢查容易發現,而腺體細胞位於宮頸較高位置,相比之下不容易發現,有時就算取抹片細胞化驗,取到的機會亦相對較低。這亦造成部分婦女每年都做柏氏抹片細胞檢查,惟都未能發現病變,直至病徵出現再追查才發現患癌,就是因為這緣故。

女士腰痛不能忽視,因為可能是子宮頸癌擴散的其中一個病徵。

顯微鏡下的子宮頸癌細胞。

高風險因素

.太早開始性行為。研究數據顯示,十六歲前開始性行為的女性,因為子宮頸未夠成熟,故接觸病毒後,產生病變機會較高。

.有多名性伴侶,或只得一位性伴侶但伴侶有多位性伴侶。

.多次懷孕。

.長期服食避孕丸。研究報告指服食避孕丸五年以上,會輕微增加患子宮頸癌機會,報告亦提出不應因此而停用避孕丸,因不做好避孕而引致懷孕出現各種併發症,死亡人數更多。

.吸煙

.年齡大

arrow
arrow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