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由頸部直達臀部,既包圍及保護脊椎神經,又支撐頭部及連接四肢,偏偏無論瞓、坐、企,脊椎都會受壓,若加上長期姿勢不良或外來衝擊,脊椎更是不堪一擊, 有機會演變成長期疼痛。今年四十六歲的阿銓,任職傢俬裝嵌師傅,入行十幾年,脊椎由於長期勞損,兩年幾之前一次工傷,更引發長期疼痛,影響工作、家庭關係,甚至自理能力。


長期疼痛就似一粒沙在鞋中,令人難以放心大步行。無法清除沙粒,唯有學習與之並存,行動期間儘量避之則吉,就算踩到,甩開沙粒又再行過!
要成功做到與痛共存,自己努力外,亦有賴不同專科的專家協助。


出事前,自問好氣好力,搬梳化搬櫃,我可以面不改容;今時今日,我連拎兩斤菜耐少少,膊頭都會痛到飛起,想儘快返屋企休息。工作關係,長年搬重物,唔出事都唔知,頸椎因長期勞損,有一節椎間盤凸出。出事當日,搬運傢俬搬足一日,實在好攰,點知搬其中一個櫃時,一下用力,突然覺得膊頭好痛,直情覺得好似俾人大力扭住隻手一樣。入院後,連坐起身食飯都痛到入心,唯有瞓低食。磁力共振檢查發現我頸椎椎間盤凸出,但無壓到神經線,醫生話與我的痛楚程度不吻合,不必做手術,建議透過物理治療改善。但肩膊痛楚一直無遠離我,體力亦不斷下降,好易攰,連醫生都解釋唔到。我先後接受過物理、痛症和職業治療,連精神科抗抑鬱藥都食埋,都無法止痛。

惡疾警號
雖然大部分的腰背痛都是由於肌肉過勞或不良姿勢引起,但小部分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病徵,包括神經線病變、椎間盤凸出、細菌感染,甚至癌症。因此,當腰背痛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或情況時,就應儘早求醫。 ● 痛楚持續超過一星期 ● 痛楚直達其中一隻腳,甚至兩隻,  又或感到腳部麻痺無力。 ● 年齡在二十歲以下,而痛楚持續數天。 ● 夜半痛醒 ● 大、小便失禁資料提供:仁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吳乙新

專家話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副顧問醫生朱銘知每個人對痛楚的表現及忍耐程度都不同,醫生好難界定病人的主觀感覺。以腰背痛為例,九成以上是肌肉、筋腱拉傷引起的急性痛,一般而言,一至兩星期會消除,其餘一成是超過六個月的長期疼痛。這類病人,未必能只靠藥物或一般物理治療處理,因為痛楚會因情緒低落、思想負面或惡劣的人際關係而惡化,傷痛帶來的「苦」要靠情緒治療幫助。


仁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吳乙新
椎間盤是脊椎椎骨之間的一個軟組織,用以緩衝脊椎所承受的壓力。但外傷、退化或勞損會令軟組織變形,甚至突出壓住神經線,引起痛楚。病情不嚴重的話,四至六星期的藥物和物理治療應可改善,但若疼痛依然則可能同情緒或其他因素有關,屆時就要聯同其他專科,例如痛症科和臨床心理學家共同治療。

接受現實與痛共存
受傷後一直被轉介至不同專科,科科醫一輪後都話我的情況無機會改善,我好想快些醫好,重新返工,所以已經好配合,叫我做運動我努力做,叫我食精神科藥物我都照食,結果痛楚未除,連家人都開始懷疑我扮痛呃工傷,太太外家仲話我食軟飯,連我自己都開始懷疑是否心理作用。直至轉介見臨床心理學家,終於有人明白我,願意聽我發洩,同埋令我明白,我的痛楚可能永遠都不會消除,教我要接受它,並與它好好「相處」。又轉介我參加痛症綜合治療課程。

專家話
大埔那打素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黃志明博士長期疼痛的人好多時因為疼痛和失去工作能力,脾氣變得暴躁,令家庭關係惡劣,同時又會好沮喪,覺得無人明白自己。臨床心理學家會找出病人的脆弱點,引導他們抒發負面情緒,給予鼓勵和支持,別人的關懷和理解對他們非常重要。另外,亦要引導他們「認命」,接受痛楚,學習與痛共存。阿銓參加痛症綜合治療後,情緒分析反映他由危險界線提升至安全程度,不必再服食精神科藥物。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副顧問醫生朱銘知「痛症綜合治療」以課程形式,由痛症科、臨床心理學、物理及職業治療不同範疇的專家,共同協助長期疼痛患者接受疼痛。病人由公立醫院轉介,課程為期六星期,共十四天。過往數據顯示,療程完結後,病友的活動能力提升一倍,負面情緒減三成。除大埔那打素醫院外,靈實、聯合、瑪麗和伊利沙伯醫院皆有類似療程。

重新學習自理
受傷之後,我行唔得耐坐唔得耐,體力好差,連煮餐飯都攰到要休息幾個鐘,何況返工幫補生計。療程中我學習做家務、站立、搬重物的正確姿勢,甚至做小禮物氹老婆,家庭關係改善了,亦增強了不少自信心,覺得自己對屋企有建樹。雖然體力依然不佳,但勤做物理治療,至少日日做伸展運動,而家我每日都接送老婆去邨口搭巴士。以前體能幾fit都好,我明白無得返轉頭,而家只會同受傷後比較,所以體能已經進步了好多!

專家話
大埔那打素職業治療師謝義偉職業治療師的角色是教患者重新學習自理、工作和尋求娛樂。部分長期疼痛病人可能連行、坐、企都要重新學習。另外會教家務處理,及透過訓練和興趣班,幫助病友開拓新技能和嗜好,例如就算以前是籃球健將,都要因應身體狀況嘗試其他活動如手工編織、棋藝等。有些病人可能因傷患或情緒問題,影響夫妻關係,甚至無法進行親密行為,我們亦要作出輔導,並教授其他方法,例如體位、性用具,甚至只是買份小禮物氹另一半,都可以改善夫妻關係。


大埔那打素註冊物理治療師張展庭處理急性傷患的物理治療對長期疼痛患者幫助不大,綜合治療中物理治療,目標是提升病友體能,減低恐懼,好多時病友會因為怕痛怕受傷而不願郁,但在訓練期間,會慢慢發現自己原來做得到,建立自信心後,體能亦逐漸提升。過往數據發現,病友在綜合治療後,企、坐的耐力都有近倍的提升,效果更能持續維持一年。

痛覺訊息誤傳
人體構造奧妙,針㓤會痛,扭傷會痛。全賴腦部痛覺訊息傳遞,讓人可以對外來刺激作出反應,或提醒人們要「行動」,以消除痛楚。不過,感覺神經因重複地傳送痛覺訊息到大腦,因而令越來越少的外來刺激已能令患者有痛楚,引致長期疼痛。

傷患處理
運動過度、搬重物或受外物撞擊,都有機會拉傷肌腱,甚至關節,如果不幸受傷,應儘快接受治療,並跟隨物理治療處理傷患程序 RICE,即是:Rest :休息可避免更嚴重的傷痛。 Ice :冷敷受傷部位,每兩小時至少冷敷10分鐘,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Compression : 加壓包紮,用彈性繃帶包紮及壓緊受傷部位,可減輕腫脹。腰背受傷,可佩戴腰封。 Elevation : 抬高患肢,增加靜脈和淋巴回流,加快復元速度。受傷四至五天後,則可使用熱敷,以加速患處血液循環,有助消炎。可用熱毛巾或熱敷墊,在患處敷15分鐘,用家居超聲波機,消炎效果更強。 產品提供: 樂康軒(http://www.medimart.com.hk)

治療逐級上
無論是由於不良姿勢、退化或意外引致的腰背痛,皆因應嚴重程度,「逐級上」進行治療。 1 藥物由醫生處方止痛、消炎、肌肉鬆弛劑或神經痛抑制劑等藥物暫緩痛楚,讓患處自行修復。 2 脊醫復位或物理治療脊醫以手法及儀器矯正腰椎位置,放鬆緊張肌肉;而物理治療師則透過電療、熱療、腰椎牽引和運動療法等,為患者放鬆肌肉,減輕局部疼痛。 3 手術止痛若症狀持續,甚至出現嚴重神經壓迫症狀,例如肌肉無力、持續麻痺或失禁等,便有需要接受手術。例如脊椎減壓手術、椎間盤電熱療法手術、骨水泥(人造骨質)注射等,目的是放鬆神經根,固定及融合不穩定之椎骨,矯正脊椎。 資料提供: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副顧問醫生朱銘知、仁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吳乙新、大埔那打素醫院註冊物理治療師張展庭。

強肌護脊
前後包圍脊椎的腹背肌肉,猶如腰封背墊,負責保護和支撐脊椎,但隨着年齡增長,兼缺乏運動,肌肉力量和耐力會減少,令護脊功效大減。因此,除了保持姿勢正確,避免受傷外,必須勤加運動以強化腰背肌肉,形成天然腰封撐起脊椎,可減少受傷。以下動作,每星期做3至5次,每組做3至5次。

強腹
1. 躺臥屈膝,伸直雙手;
2. 收腹提升上身,指尖及膝,維持5至10秒,放鬆,回復原位。

壯背
1. 俯臥,雙臂屈曲,放於胸前;
2. 左腳伸直慢慢提高,維持5至10秒,放鬆,回復原位;
3. 轉做右腳,完成兩腳為之一組。

醒你
大埔那打素醫院主辦的「痛症綜合治療」每年有兩班,主要服務新界東的痛症病人,相關專家會揀選適合病人參加,或由醫生轉介,費用全免。網址:http://www3.ha.org.hk/ahnh 梳洗時,應保持腰背挺直,但身軀稍為坐下,一腿微曲放於另一腿前,可用其中一手撐着洗手盆作支持,可減少脊椎受力。 平臥時將小枕頭放於膝下;側臥時,將枕頭夾於兩膝之間,可提供額外承托力,亦可減少脊椎受力。 ####


職業治療教授正確姿勢,以防受傷或加深傷痛。


上堂學手工藝,開拓新嗜好。


物理治療提升體能


重新學行,包括改善姿勢和速度。


為痛症病人治理傷痛外,麻醉科醫生朱銘知強調,專家同時亦要為病人除去傷痛帶來的「苦」。


骨科專科醫生吳乙新提醒,腰背痛成藥或止痛貼只適用於紓緩急性痛楚,不應連續使用超過一星期。


自理和工作技巧訓練外,病人亦會學手工藝,開拓新嗜好。


病人的坐企耐力有限,課程教病人隨身帶備計時器,夠鐘即轉換姿勢。


阿銓以前手腳靈活,安裝傢俬無難度,但受傷後要重新接受訓練。


車廂腰墊未必提供足夠承托力,專家建議採用有效背墊,減低震動對脊椎造成的損害。($1,650)


物理治療以提升病人體能為目標,橡筋帶訓練可增強肌肉耐力。


超聲波有消炎效用,主要用於治療軟組織損傷,例如肌肉、韌帶、肌腱或關節膜的損傷。($10,500)

arrow
arrow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