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全書宣布停止出版印刷版,專注發展網上版,傳媒一致認為是群眾智慧擊倒專家分析的另一例證。無可否認,象徵着群眾智慧的維基百科,對大英百科全書造成打擊,很容易解讀為群眾勝專家,然而即使沒有維基百科,在科技革命中,數以十冊印刷版的恐龍也命不久矣,維基百科只是加速了恐龍的滅亡。
群眾智慧近年走紅,由普羅市民到政商決策者都推崇備至。把群眾智慧發揚光大,首推十年前紅透全球的電視節目《百萬富翁》。這節目全球多個國家都有製作,形式一樣,節目其中一項規例,是參賽者遇上難題可求救,有三個方法:一、四個可選擇的答案中減去兩個;二、打電話問朋友;三、問現場觀眾。這節目在不同國家做了多年,累積可靠數據,結果出人意表。現場觀眾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打電話是參賽者認為可信的朋友,至少可火速上網找答案;數據是現場觀眾估中有91%,打電話問朋友估中是65%。
另一個凸顯群眾智慧是陪審團制度,牽涉法律大是大非問題,我們相信由平常人組成的陪審團,其公平性勝過一位經驗豐富的法官。關於陪審團我最深刻印象(我未擔任過陪審員)來自電影《十二怒漢》,整套戲在一間房拍攝,講述十二個陪審員,以為鐵證如山,可速速決定,但因為主角亨利方達提出疑點,大家被迫反覆研究案情,逐一改變主意,扭轉之前的決定。這是精彩絕倫的好戲,但對我的啟示是,這是一齣戲,很可能不是例子,而是例外。在現實世界,更多的陪審團判決是人云亦云草草下決定,因為身處一群人之中,個人的判斷能力未必會提高,相反更有可能會下降。
不少傳媒在網上設留言區或論壇,讓讀者發表意見,閣下試過留言嗎?多數沒有,原因可能是怕醜,或可能是認為其他留言水平不夠班,總之閣下不想公開發表意見,所謂論壇逐漸變成小撮人的發聲園地,更加沒有人敢闖。所謂群眾,很多時是指勇於發聲的小撮人。
當個人參與集體活動,例如公司開會、陪審團、論壇版留言等,我們容易失去部分應有的判斷能力,因為我們着意其他人怎想,及其他人怎想自己怎想。我們怕錯,怕樣衰,到口邊的說話也收回。一群人之中有性格特別強的人,我們容易被這個人牽着鼻子走,例如《十二怒漢》的亨利方達,這個人的判斷可能是對,也可能是錯,我們容易被這個人的魅力和說服力迷倒。群眾智慧的智慧源自一群勇於獨立思考的人,把這群人的判斷聚集起來,會得出理想的判斷。個人判斷夾雜着不必要的雜音,真知灼見很多時被雜音包圍着,把一群人的判斷聚集起來,拿一個平均數,可抵銷雜音,突出真知灼見。問題是,很多時群眾的組成過程不夠獨立,群眾本身有偏見,或者組成後有一個魅力領袖冒起,獨立思考的群體變成由領袖帶領的群體,這群體的判斷變成不獨立。群眾未必比個人聰明,有可能變成蠢,原因十之八九是群眾不是由獨立身份和獨立判斷的個體組成。即是說,群眾智慧論點成立是有條件的。在群眾和專家之間,我的實戰經驗是,看情況,有時信專家,有時信群眾。信專家最大問題是難分辨誰是專家,假如要聚集一群人的智慧才找到真專家,這群人或者已有足夠智慧不需要專家。況且心理上,即使找到真專家,也未必會願意完全相信,直覺上一個人知識領域始終有限。看實際往績,我多信群眾,但事前會細想群眾之組成和運作。我希望群眾成員有不同界別代表,確保成員意見代表不同知識領域;希望成員有不同性格,包括沉思型、拗頸型、大和解型等,確保有實質討論;希望成員中沒有明顯領袖,因為領袖出現,討論消失。我的經驗是,有我出席的會議,很多時變成匯報及聽取指示的過程。因此,我事前會考慮應否參與需要實質討論的會議。群眾智慧是寶,但真群眾難求。大家細想,《百萬富翁》的現場觀眾是真群眾嗎?這些人有時間在閒日去參與錄影……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
插圖:祝健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