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重健康的新世紀,心臟病患者不再於病入膏肓或病發暈倒於街頭才發現,不少沒有病徵的患者在例行心臟檢查時發現心血管阻塞,快速通波並置入心血管支架後,又可正常活動。
然而,通波後要服兩種抗血小板藥足足一年,對本身有重病或隱疾的患者,分分鐘搶救了心臟,卻引發器官大出血,危及性命。
怎樣才能救心又救人?新一代生物工程支架,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何鴻光醫生說,今天醫生對付複雜病例更進取,故引發研究新一代支架。
九十三歲的張婆婆,兒孫滿堂,曾孫都有九個!平日行動自如、吃得好、睡得好的她,兩個月前不知因何緣故屙出血尿。疼惜她的兒女們大為緊張,馬上為她張羅,結果在泌尿科醫生細心及詳盡的檢查後,確認張婆婆要盡快做手術,切除其中一個腎臟。
手術前,醫生擔心年邁的張婆婆心臟能否負荷得起,於是轉介見心臟專科醫生作詳細檢驗及評估,怎料再驗出問題來──
「醫生說我心臟有條血管塞咗,要我通波仔!通波我唔驚呀,我個大女七十幾歲時都通過,好快無事咯!」張婆婆向記者說。
通波仔後一個月,張婆婆亦刻不容緩,進行了腎臟切除手術,解除了危機。
看似簡單的安排,背後所包含的複雜性及風險絕不簡單,因為婆婆所患的是惡性腫瘤,即腎癌,要為一名已屆九十高齡的長者同時解除心臟病危機及切除腎癌,難度極大。
「先動手術切除惡性腫瘤,怕婆婆的心臟無法負擔;先通波仔放支架,之後要服抗血小板藥一年防止再栓塞,但癌腫要盡快切,不能拖延,此段時間做外科手術,病人無法凝血,隨時在手術牀上喪命;如果手術前停藥,又擔心這段時間形成血栓,阻塞心血管,進行切除腫瘤手術時又有機會引發心臟病發!」心臟專科何鴻光醫生解說。
通波仔過程
心臟支架 醫學突破
為何會有流血不止的問題?為何做完通波仔手術一定要服抗血小板藥?這要由九十年代說起,當時,第一代心臟血管支架出現,是醫學界的大突破。
「九十年代前,做完通完波仔手術,即利用球囊撐闊已嚴重收窄之血管,之後的一年內,有三至四成機會再收窄,特別是嚴重阻塞、血管質素差的,通完波後有再倒塌(collapse)危機。醫學科技界於是想到在通波後置入心血管支架,撐住血管,防止再收窄。」何醫生解釋。之後血管的內膜細胞會慢慢生長,將整個支架覆蓋,約一個月後癒合,即支架與血管合二為一,完全套牢在血管內。
在此技術突破下,病人一年內復發率由三至四成降至二至三成。隨後十年心血管支架不斷改良,由初期的較臃腫至後期幼小輕巧、大小血管都能適用,但復發率仍保持在二成左右,究其原因,是支架在血管內等候癒合時,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機會出現細胞增生,有機會形成血塊,血塊如卡住在支架內,造成血栓,便會引發突發性心臟病發、心肌梗塞,隨時喪命!
「於是醫學界再就此進行研究,於二千年發現藥物塗層支架,病人之後一年服兩種抗血小板藥,將復發率由雙位數字減至單位數字,即百分之十以下。」何醫生說。
置入這類藥物塗層支架病人,一年內要吃兩種抗血小板藥物,分別是阿士匹靈及Plavix,防止血小板經過金屬表面時被卡住,引發血塊形成。此為預防,一年後可停服其中一種藥。
技術改良 醫生進取
現時醫學界普遍採用藥物塗層支架,服足一年雙重抗血小板藥將一年內復發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超晚期血管栓塞機會亦很低,效果相當理想,但仍然引發醫學界再研究,進一步發明了「生物工程抗體支架」,以解決一些「不可能的任務」,原因是這樣的:「最近五年,正正因為有了帶藥支架,支架的金屬及本身設計都更進步,所以醫生對付困難的病變亦愈來愈進取。就在對付這些困難病變時,發現目前的藥物支架無法應付。」何醫生說。
他解釋,此五年經過技術改變,通過血管內腔超聲波,醫生對血管內形態較清楚,故推翻昔日不少無法進行通波手術的謬誤,令醫生有能力挽救一些昔日被評為無可挽救的病人。
複雜病情難兩全其美
「對於年紀較大的病人,我們亦較前進取,以前七十歲以上的長者,通波手術風險高,醫生都未必敢做。但現在的通波手術,沒有最高年齡限制,只要病人身體狀況許可,八十幾、九十幾歲都可以做。」何說。
治療年長的病患者,令醫生需要面對另一種挑戰,「除了冠心病外,長者身體可能隱藏其他毛病,如腸胃潰瘍,因為通波放藥物支架後要服抗血小板藥,於是將之前的隱疾浮現出來,出現大量出血。」何醫生解釋。引發大出血後需大量輸血小板,如未能止血,病人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如病人有支氣管擴張,間歇性咳血,做通波後要服抗血小板藥,之後分分鐘引致吐血甚至噴血。亦有牙周病人,平時因牙袋包住,蓋住裏面的發炎及出血,故病人自己也不知患病,到他做完通波手術服藥後又大出血。
另有一類癌病患者,一方面要盡快開刀,但同時又有心臟病,擔心進行切除手術期間心臟病發;但先解決心臟問題,放入帶藥支架,服兩種抗血小板藥,之後手術時又會引發大出血。
「對於上述這些類別病人,好多時救了心臟,未必救得了大量出血。所以醫學界向着如何在抑壓細胞增生,內膜又要癒合得好及快,防止有血栓形成,及提早停服抗血小板藥方面研究,希望得出兩全其美的方案。」何醫生說。
胃潰瘍、胃出血人士,是其中一類不宜服抗血小板藥人士。
新支架 一星期癒合
近年發明了生物工程抗體支架,在物料表面加上抗體,吸引細胞將其覆蓋,目的是希望加速支架與血管壁癒合,減短服用抗血小板藥的時間。
現時普通金屬支架,手術後需服兩種抗血小板藥,為期一個月;帶藥支架,需服足一年;生物科技支架,建議服用一個月便可以。
像張婆婆因要盡快切除癌腫,但又要先解除心血管阻塞危機,故何醫生在平衡風險下,認為生物科技抗體支架較適合。
於上月進行了通波手術的張婆婆向記者說:「當日醫生在我手腕塞儀器入去給我通波,我看見螢幕中有條血管原本塞了,醫生一打氣便通了……」手術後婆婆說精神很好,想立刻回家,但家人及醫生說要她留院一晚觀察,以策安全。翌日出院後跟足醫生指示服足一個月抗血小板藥。
從來未試過心絞痛或不夠氣的婆婆,一直不知道塞了一條血管。而對於通波仔,婆婆說半點不辛苦,過程亦輕鬆,之後走路時亦覺得氣力較前好,「平時行十步就要休息,通完波後,行十幾步先見攰呀!」婆婆說。
不過一個月後的切除腎癌手術,雖然採微創方式,亦令她卧牀多日,一星期後才能回家,她亦要休息好一段日子才恢復元氣。別忘記,張婆婆始終是九十三歲的長者,有這樣快的復元能力,兩位醫生都大為讚賞。
生物工程支架癒合過程
適合特別需要病人
何鴻光醫生說,目前醫學界最信賴及最普遍使用的,始終是藥物塗層支架,因為它能較有效壓抑內膜增生。所以對於較有機會出現血管內膜細胞增生病人,如糖尿病患者、膽固醇過高病人、很年輕已有冠心病的人,多為血管病變嚴重、狀況較差,再收窄機會高,他們就首選藥物塗層支架。
「如病人不是太年長,亦沒有其他健康問題,長遠來說,用帶藥支架仍是最有利的。
「如短時間內要做手術,或本身有其他病不適合服抗血小板藥,生物工程抗體支架是其中一種選擇。」何醫生說。
心血管支架發展史
1)九十年代,第一代心血管支架出現。早期支架較大,外形較臃腫,物料較重,適合較粗、較直及鈣化程度不嚴重的血管,彎曲、幼小或嚴重鈣化的位置未能到達。其後經多年的物料改善、設計改良,做到輕巧、具柔軟度而支撐力強。
二○○○年更進一步,支架物料由不銹鋼(stainless steel)進化至鈷鉻金屬(cobalt-chromium),好處是在X光中容易見得到,幫助醫生更準確放置在適當位置。但有20至30%病人在置入支架後血管出現細胞增生,再引發阻塞。
2)○二至○三年間,藥物塗層支架出現,以抑壓細胞增生,避免血管再收窄。
第一代藥物塗層支架,包上一層能緊鎖藥物的聚脂體,當置入心血管後慢慢由聚脂體釋放藥物。藥物主要首三個月慢慢滲出來,因為血管結痂在首三個月發生,之後不再有藥物釋出,否則會抑壓正常的癒合。
每種帶藥支架釋放藥物的情況都略有不同。○七、○八年醫學界有很多討論,指某種聚脂體會引起慢性發炎,故血管壁的健康狀況始終不理想,擔心有超遠期的栓塞。
3)為了改善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及加速支架與心血管癒合,新世代的生物工程抗體支架誕生。並於○五年開始在歐洲批准使用,香港於○七年與東南亞國家同步使用,○九年十二月在全港醫院使用。
這類支架表面塗有抗體,取代了藥物,抗體可以吸引令傷口自我修復的內皮祖細胞至傷口表面,加速支架與內膜癒合。病人只需服用一個月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所以適用於一些需要在短時間內停藥,如需要盡快進行外科手術病人、有內出血、胃出血或其他器官出血問題病人。
這類支架,醫學界粗略估計大約有5至10%的復發機會。
心臟病人在置入支架後,需要服兩種抗血小板藥物,圖為不同抗血小板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