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若出現吞嚥困難及持續胸痛,可能患上食道功能失調症。醫學界指很多患者將此症與胃酸反流混為一談,有患者更延遲 20年才求醫,確診時整條食道已發脹,餘生只能靠胃喉進食。中文大學引入嶄新無創內鏡技術,不但不留疤痕,翌日更可恢復進食。常被當作胃酸反流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稱,全港約有 1,500人受食道功能失調症困擾。患者用來分隔食道及胃部的「賁門括約肌」無法鬆弛,食物不能從食道直達胃部。不但吞嚥困難,更出現食物反流情況,病徵與胃酸反流相似,患者平均延誤兩年才確診。而食道在病發後 5年便喪失功能,患食道癌的風險也高兩至三倍。中大外科學系趙偉仁教授解釋,以往會利用腹腔鏡手術在腹腔開孔把食道過度收緊的賁門肌肉切開,恢復食道暢通。惟術後留有小疤痕,加上阻隔胃酸上湧的肌肉功能或會受損,部份患者仍會胃酸反流。去年引入無創內鏡手術,儀器通過食道黏膜到達賁門括約肌,不干擾其他食道肌肉,減胃酸反流風險。至今有四名患者接受新手術, 53歲的賴先生以往因食物反流,「瞓覺有啲嘢倒流上鼻咽,(進食時)要用水冲啲食物落去」。 36歲的周小姐也頻頻胃痛,二人在手術後食道功能已回復正常,「乜嘢都食到」。


趙偉仁醫生解釋,接受無創內鏡手術可避免在腹腔及胸腹開孔,術後不會留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