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增熹行年四十有三,駐顏有術背後,一雙子女分別已 19和 17歲,而且都算是「樂壇中人」。阿仔正準備投考演藝學院作曲系,以音樂為職業;阿女亦是鋼琴高手。音樂細胞當真有遺傳?可以怎樣鞭策?監製話:「興趣是天生,無得逼。」記者:蔡慧敏攝影:黃子偉場地:陳米記( http://www.chenmiji.com)

待子女以寬 放大圖片
■兒時家中沒有唱機,迷上音樂後設法弄來一部,再遇上已恍如隔世。

■兒時家中沒有唱機,迷上音樂後設法弄來一部,再遇上已恍如隔世。

作為唱片監製、演唱會音樂總監,趙增熹對音樂的要求怎樣都是專業級吧。但他在鏡頭前那一針見血而不慍不火的批評,在家中不曾出現:「有時會偷聽個仔練琴,但很少畀評語。最多都是一句半句啦。」以他在《超級巨聲》那的表現,一句也就可拮中死穴。對着阿仔,會手下留情嗎?「唔……都會吧(眾人爆笑)。其實在電視上也不是想扮嚴格的。但要在 1、 2分鐘內話你知點改善,惟有這樣。個仔對足一世,也就無謂嚴苛了。」

彈琴不是求級數

對港式父母而言,「如何令化骨龍坐定練琴」是重大課題。但趙增熹在訪問中多次強調:「興趣是很個人的,父母只能為子女提供選擇,希望他們找到自己心愛的事,搏命去做,無論是音樂還是其他。做父母的,只能配合。」或者趙增熹一雙子女可以印證這一點。他在家中設有工作室,孩子們自小耳濡目染。但在同一土壤下,二人對音樂的取向也大不同:「阿女考完 8級後,算是完成『任務』,似乎沒有興趣再學了,現在據說想讀心理學。但阿仔十六七歲時便確定自己想行這條路,而且很 focus的去做。」「任務」是指趙太的期望。至於他自己,音樂是興趣+夢想+事業。觀眾看見他在台上可以出手成琴 jam出火花,但他其實沒有考取八級鋼琴。「從來都冇人逼我,只有真心喜歡才不會覺得辛苦,才會追求完美。」

放大圖片
■新舊家庭照,各人的表情樣貌居然沒甚改變。

■新舊家庭照,各人的表情樣貌居然沒甚改變。

放大圖片

 

 

駐顏之道 選對工作

說起學琴,趙增熹說香港的情況實在很奇怪。「與葉詠詩講起,我們都覺得有演藝天份的孩子其實不少,屋企亦肯花資源去培養,彈琴跳舞畫畫乜都學。但一到了中 4、 5以後,一切都戛然而止,將來還是去念金融、做醫生好了。但你不是一直都好想我學琴的嗎?」就算孩子本身很有天份和興趣,最終亦被導入「正途」。當中損耗的除了人才,還有青春:「有朋友做了廿幾年會計,現在簡直變了我 uncle了,憔悴、落晒形。看樣子都知他開心極有限。」他的駐顏之道,明顯是選了「對」的工作。「其實行行都有難處,當年我第一日入錄音室,桌上咁多粒掣,樣樣都不懂,但樣樣都新鮮、過癮。」樂壇淡靜,就算家中唔憂米,為人父母的總怕子女入錯行吧。「香港(樂壇)不是沒有機會的,但機會有成本,視乎你是否願意爭取。」他與香港小交樂團合作的演出,因為預算有限,只會收取三分一酬勞。「但我會做,因為我喜歡與管弦樂團合作。」自己的取捨,是為等價交換。

放大圖片
■當趙增熹遇上陳米記,為了一部 B&O的黑膠碟唱機而齊齊發燒。

■當趙增熹遇上陳米記,為了一部 B&O的黑膠碟唱機而齊齊發燒。

放大圖片
■趙增熹自言不怎麼注意養生,但講起近一年才開始練習的氣功,便滔滔不絕。

■趙增熹自言不怎麼注意養生,但講起近一年才開始練習的氣功,便滔滔不絕。

 

最受歡迎核突佬 放大圖片
■年輕時的 band仔 look。

■年輕時的 band仔 look。

父母都傾向相信自己的寶貝「有潛質,只是沒耐性、坐唔定」。該如何衡量孩子是否有音樂天份?「音樂靠耳朵。若對聲音的理解力高,很容易便能吸收別人的東西,再演繹成自己的作品。」他說一雙子女在音樂方面都「 OK啦」,堅持口下留情。也許這就是親密關係的基礎,他們不會跟媽媽說的秘密,都會跟他說。「媽媽當然是壞人!死啦……」嚴母慈父除了是性格使然,也是協調的結果:「若兩個都管,即是趕他們出街吧。」問到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他說:「不知道,真是要問問他們。可能只係一個核突佬!哈哈。」去年參加乖女的畢業禮時,同學們的媽咪爭相與他合照,不知她會否感到陣陣怪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