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華爾街為題材的電影不容易討好觀眾,導演必定找來金融行內人擔任技術指導,一方面希望拍出華爾街真實一面,另一方面希望找來一個好劇本,拍出一齣好戲。又要逼真,又要拍出一齣好戲,容易顧此失彼。我看過頗多以華爾街為題材的電影,但沒有一齣好看,直至最近看了《孖展風雲》(Margin Call)。


金融屬精英行業,普通人大都接觸不到,所謂認識的金融界朋友,他們可能在後勤工作,或從事周邊例如律師、會計師等行業,離開金融核心有一段距離。我這樣說不是精英心態發作,而是關乎數學和心理:在金融核心工作的人很少,這些人的口很密,不大願意談論工作的細節,因為他們認為其他人不會了解他們的工作,精英就是精英。普通人認為金融業帶有神秘色彩,是一小撮人的俱樂部,入會很難,入到會的精英呼風喚雨,對普通人生計有直接和很大的影響。然而經歷過一次又一次金融風暴,受傷的每次都是普通人,金融精英永遠走快一步,化險為更多財富和權力,金融精英是不用化妝的壞人角色。近年拍給普通人看的電影,主題多數是揭發金融業的醜陋。


導演一定會把貪婪、虛榮、急進、短視等元素放進電影中,揭露金融精英醜陋的一面。電影類別可以是紀錄片,可以是劇情片,拍攝手法大同小異,而且電影必定有非常重的說教成分,借電影去探討道德課題。《孖展風雲》好睇在導演從容地揭露金融業醜陋,劇情中拒絕說教,因為導演首要確保這是一齣好戲。《孖展風雲》與眾不同之處是,電影沒有驚天大陰謀、沒有大壞蛋、沒有以誇張手法凸顯金融精英的短處、沒有主角煞有介事地說一句又一句金句,一切都是自自然然地隨着劇情發生。另外,我欣賞這套戲的地方是,它沒有另一齣公認是出色金融紀錄片《呃錢帝國》(Inside Job)的憤怒;憤怒從來不是好橋段。導演刻意交代的,是金融精英內心深處的恐懼、無助和混亂。《孖展風雲》的類別應該是驚慄片,劇情講述一間投資銀行怎樣在36小時內化解一場危機。電影開始,鏡頭聚焦投行炒人,那些木無表情的面孔,那些「大家心照」不用多說的眼神和那些紙箱,行內人會有共鳴。炒人相對劇情發展是小事,真正大事是有一名基層職員發現公司坐在一個巨型炸彈上面,隨時爆炸。


這個炸彈令基層職員束手無策,電影橋段跟隨這個炸彈一層一層的向上升級,最後升至大老闆層次。這套戲精彩是它的黑色幽默,職級愈高的管理層,愈不能理解問題所在,即是愈高級愈不明白公司在做什麼生意。一個又一個高層重複這問題:「我唔明你講乜。」導演用最赤裸的方法解釋金融危機的原因——投行根本不明白自己在賣什麼?一場重要的群戲,是所有重要職員深夜在公司開會,由發現炸彈的基層職員向大老闆解釋問題的嚴重性。大老闆提醒基層職員:「同我講嘢,當我係一個細佬,或者當我係一隻金毛尋回犬。我向你保證,我坐到這個位不是因為我醒。」大老闆是由Jeremy Irons飾演,你可想像到這場戲演技精彩之處。


發現炸彈,當然要拆彈,投行拆彈有兩個要點:一、要找替死鬼。飾演風險主管的Demi Moore冷靜地接受做替死鬼的下場,雖然她肯定不是要負最大責任的人,但她唯一想知道的,是分手費是多少。二、要不顧後果地找出生存之計。這不再是拆彈這麼簡單,拆彈過程中會有傷亡,拆彈後可能有長遠破壞,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是活下去,沒有其他選擇。有Kevin Spacey演出的戲壞極有限,單看他的演技已是享受,他是《孖展風雲》的靈魂,他的角色連貫了所有主角。戲中他是久歷戰陣的「Sales頭」,什麼壞場面都經歷過,工作上所有事情他都懂得無愛無恨地面對,但面對這場危機,他也要掙扎。救公司的代價是賠上自己的名譽,連他也要內心爭鬥一段時間,最後他選擇了以公司行先,最重要是公司能成功拆彈,Tomorrow is another day,活着才可為名譽打算。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acylife 的頭像
    stacylife

    明星靚相大分享☆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