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昨發表全港首個總膳食研究報告,發現港人常從魚類攝入可致癌的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當中以桂花魚、蠔及鯧魚(䱽魚)含量最高,每天吃五分一條桂花魚,一個月後可超標。不過,當局說應以整體膳食計算,研究指即使二噁英高攝取量的港人,仍在每月可容忍的可攝取水平範圍內。但專家仍建議少吃為妙。食安中心去年 3月至今年 2月,根據港人最常進食的食物,檢測共 142個樣本。 63%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的含量,在檢測限上。人體長期攝取有關化學物,會對內分泌和免疫系及發育中的神經系統產生毒性作用,並可能致癌。短期攝入極大量多也導致氯痤瘡。食安中心︰無礙健康
檢測結果顯示,魚類、海產及其製品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含量最高,平均含量為每克 0.44皮克 TEQ;其次是蛋及蛋類製品,平均含量為每克 0.137皮克 TEQ。最毒的是桂花魚,平均含量為每克 1.056皮克 TEQ;蠔則居第二,為 0.926皮克 TEQ;鯧魚(䱽魚)則 0.885皮克 TEQ。魚類及其製品也是市民攝入二噁英主要來源,佔總攝入量 55.6%,其次為肉類。中心未發現有食物含量超標。二噁英及相關化合物的每月可容忍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70皮克 TEQ。本報按此計算,一名 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日進食 132克桂花魚肉,即約五分一條,一個月後就會超標。不過,食安中心顧問何玉賢說,一般人不會每天吃同一款魚,故應以整體膳食習慣計算,若以整體膳食攝入量計,今次檢測發現港人平均每月每公斤體重攝取重 21.92皮克 TEQ,即使最高攝取量的港人也是 59.65皮克 TEQ,較最高容忍量的 31.3皮克 TEQ及 85.2皮克 TEQ都低,故市民因二噁英等影響健康的風險不高。研究也指出,本港膳食二噁英攝入量,較美國及澳洲高,但低於日本、英國、中國及荷蘭等。何玉賢說,二噁英常積聚於脂肪內,市民應去掉肉類的脂肪和食用低脂奶製品,也應吃多種蔬果,避免偏食;魚類含有如奧米加- 3脂肪酸、優質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毋須因過度恐慌而不吃魚。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說,今次研究雖指二噁英膳食攝入量未超標,但食物所含化學物質越來越多,「加加埋埋就好厲害」,促當局評估不同化學物品如水銀、鉛及二噁英等,同時在食物中的情況。他建議每周不應進食超過 500克屬高二噁英含量的食物,以免過量攝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