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長揸股 公司需具完整系統可持續發展

專欄作家古德明,近日有篇短文,敘述發明家亨特(Walter Hunt)往事,甚為有趣:亨特於一八三四年,發明衣車,卻因當時經濟蕭條,誤以為無人會使用增加失業率的機器,而沒有申請專利。數年後,豪伊(Elias Howe)照辦煮碗,推出市場,發過豬頭。亨特又發明墨水筆、連發來福槍,有專利,卻沒能拓展開去,又是後來者坐享其成。一八四九年,發明扣針,成功取得專利,照計價值連城。他卻因為一時手緊,將專利出售,僅收四百蚊(相當於現時一萬美元)。

麥當勞運作極為系統化,經營具效率,令公司逾一百個月持續增長。

發明家未必能致富

天才發明家,是否必定命途多舛?當然不是。愛迪生發明燈泡時,民居連電線都無,全靠營商魄力,夥同JP摩根等金融巨擘,創辦電力公司,才令作品變得實用。透過增加產量,以戰養戰,累計產出千五項專利。成立的通用電氣(GE),亦留存至今。

發明家能否致富,視乎如何建立系統,或借助他人力量,去運用手中產物,多於發明本身,是否石破天驚。如果發明燈膽的,是亨特而非愛迪生,可能連四嚿水美金都收唔到,因為無電網,根本無用。同理,若問一家企業,成功首要因素,答案十中八九,會是產出最優質的產品、服務。其實不然,企業的承傳、擴張,也是系統先於產品。

以一簡例說明:優秀的食府,多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理由簡單,因為賣點就是用料上乘,及廚師技藝,可以賺錢,但難擴張,因為盲目增產,品質會極速降格,甚至拖累老店。承傳則更難,只要原有班底中,主力起飛腳,整盤生意即時告急。頂級產品,不能系統化,是問題核心。相反,麥當勞(MCD)食品,沒人會有米芝蓮級的期望,而運作上,倒是可以高度系統化:食材普及,開幾多間都得;製作亦無廚藝需求,中學生兼職亦可。當優秀食府稍為失準,食客已經拍枱拍櫈,不再幫襯;老麥則點都有人食,加價都照去。執筆時,公司剛公布環球同店按年增長,十一月是7.4%,本欄九月時寫過,已連續增長一百個月,時至今日,又再添兩次。

蘋果暗藏兩套系統

環顧身邊企業,有大成者,或多或少,都有一套系統。本地薑施老闆,有自動獎賞良將,並增撥資源,予其發展的系統;股神新寵IBM(IBM),有自低回報行業撤退,套現調撥至高回報行業,進行收購的系統,十年內,將資本回報率,由4.7%提升至15.1%(財富雜誌數據)。就算是以新產品掛帥的蘋果(AAPL),實際上也暗藏兩套系統:一套是全球生產、運送、銷售,如果買來買去,都買不到,就好像一家永遠無位,又無分店的餐廳,如何做大?另一套是應用程式商店,也是以戰養戰,不會因一次新品無料到,而全盤崩堤。

觀察公司時,可以多加留意,是否具備完整系統,去持續發展。沒有系統支援,無論新品上市,如何驚天動地,終是過眼雲煙,這種公司,未宜長揸。

arrow
arrow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