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問題

投資的目的,說到底就是賺取收入,而對應買股票的收入則是股息。這就是我認為股息比資本增值更重要的原因,而我的各個投資組合通常都有較高的股息,這並不光是一次性的獲利,而是縱貫整個持股期的收入來源,而且這收入還有增長的可能。

在我年輕時以及後來在倫敦和新加坡的時候,我曾閱讀一份叫投資者編年史(The Investors Chronicle)的金融周刊。它對各公司的分析和意見,我並不一定認同,但我還記得這周刊曾有一個高回報的投資組合,當中包括高股息的公司,而這些年來,這種組合的獲利要比其他任何組合都高。

這組合經常會包含一定數量的橡膠股和商品股,這些我都比較熟悉,當然也包括一些高派息的工業股。這有點像是英國版本的「道指法」(The Dogs of the Dow),一個一直為人所推崇的投資策略,而我則想評論一下這個策略。

「道指法」認為,在一年裡面表現最差的道指股(最近一些專欄作家認為是股息率最高的道指股),會是接下來一年表現的最好的股票。這聽上去也有點荒謬,但細想一下其實是有它的道理。道指所包括的30家公司都是最優質的藍籌股,而如果這些股票在某一年裡表現差的話,在來年是很有可能收復失地的。

這也往往是驅使我購股的動力之一,雖然在不將之視為長綫投資的情況下,我未必會堅守這個原則。而在08年因對沖業務遭受重創的國泰航空(293)國泰航空 (293) 和中信泰富(267)中信泰富 (267) ,則很可能是「恆指法」下的投資選擇。

在08年底股價跌至7.5元的國泰,目前股價已達16.8元,而在08年11月股價狂瀉至5元以下的中信泰富,股價已回升至19元。在當時買入國泰股票也許不需要太多膽識,但以當時的環境而言,要買入中信泰富則需要不少的勇氣。

不過,如果根據最高回報的原則選股的話,那麼我們應該留意獲利率還是股息率呢?也許股息率會較容易掌握,因為「獲利」的定義太模糊,現在就連資產負債表的調整都能算進利潤之內,就連因獲利而需繳的稅項也包括其中,儘管資本獲利在香港是不用繳稅的。

比方說,想要決定匯控(5)匯豐控股 (5) 的獲利多少就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為就連商譽的價值調整也算進08年的利潤內。長實(1)長江實業 (1) 及和黃(13)和記黃埔 (13) 的情況也差不多,因為李嘉誠先生和本人在對於那些數應該列為應公開獲利上有不同之處。以新鴻基(16)新鴻基地產 (16) 作例子,即使交易利潤沒有多大轉變,但利潤還是從280億元掉至100億元,而今年新鴻基似乎會在今年製造又一個獲利記錄。

但如果計算股息率的話,也要考慮繳稅的問題,因為不少股東都選擇不接受現金派息,因此董事們便不願增加派息,尤其是在稅制繁複的美國,而對於當地的投資者而言,股息幾乎是成了髒話,因為股息好像就代表沒有增長。

因此,我打算購入那些之前表現不好的公司,而不是那些獲利率或股息率最高的公司。但這不代表我不喜歡高股息的公司,因為這類股票正是我的心頭好。

那麼為什麼要等到年終業績出場?如果你在08年等到國泰或是中信泰富的業績公佈後才作決定的話,也許你的表現會更好。這需要勇氣,但如果你給自己的決定設一個限期的話,就能避免被個人一時的意願左右。

有危就有機,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危機中行動需要有膽識,不過這不代表你就要被動地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acylife 的頭像
    stacylife

    明星靚相大分享☆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