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越趨都市化,一些舊有行業已漸漸被淘汰,別說是工藝可被機器代替的行業,還有近年被大商家壟斷的消費市場。一些小商戶,例如街市攤檔也被連鎖式大型超市搶去不少生意時,街頭的報販,可會是另一個死在大集團手下的無辜者呢?記者:黃潔蓮攝影:楊錦文、部份由被訪者提供
報紙檔的人情味
小時候的報紙檔多姿多采,報紙雜誌漫畫應有盡有,有些兼出租小說,又有玩具貼紙售賣。當年飲茶前在門口買份報紙,飲完茶看完後加多一元兩元,又可換另一份報紙。遇着出門遠行,跟報販說一聲,就幫你預留幾日報紙,這些「另類服務」,充滿人情味。不過現在街頭報紙檔買少見少,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鄧入明說,現在的報販「死一個少一個」,別說全盛時期有成千上萬個報紙檔,就以一兩年前 600檔到如今只剩 530檔,就下跌了多達一成,「上一次發牌在 1985年,雖然報販牌可以繼承,但很多人做到無癮而轉行了。」鄧由媽媽的年代當報販迄今四十多年,看着報販行業由盛轉衰,「當年需由社會福利署轉介,因工傷或意外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就可領牌,報販的牌照可說是『恩恤牌』。而且報檔以前多依賴酒樓而生,有時一間酒樓門口會有兩三檔,甚至有人為這個牌照打生打死,因為這是油水位嘛。你看以前的報販多是面街而坐,有些甚至在檔口下藏着武器傍身。」
放大圖片
■鄧入明:「以前英籍的財政司在金融風暴後整咗條女人街出來,目的是幫助弱勢社群。現在呢?誰幫助我們?」
放大圖片
■鄧入明仍在油麻地、旺角一帶送報紙。
被便利店打壓
不過近年酒樓都搬入商場,地舖少了;加上舊區重建計劃,連帶門口的報紙檔也要搬,「新廈建成後,往往不能原位安置,被迫搬到人流稀疏的地方,生意少了,怎能再做下去?」人流少生意便少,加上「梗有一間喺左近」的便利店於八十年代殺入香港,還兼賣報紙,「一個餅只得這麼大,多了人加入其實都在吃同一個餅,餅已不夠吃,便利店的出現令競爭越來越大。」最初大家還能和平共處,其後便利店開始搶生意,減$1、送膠袋、送紙巾,吸引大批人幫襯,大大削減了報販利益。「深水埗、油麻地、旺角的報紙檔,試過有人以$1,000租出牌照,也無人敢做!」報販協會曾出力斡旋,便利店承諾不減價,但是否全港報販都做到呢?「有太多既得利益者了,例如北河街有一檔,賣$5一份能日賣 2,100份;但賣$6時只賣出 700份,收入少了六成,怎會不減價?我們去『洗街』又被反黑組懷疑,要統一全港報販,其實難度很大。」一份報紙賣$6,報販只佔當中三成利益,全盛時期日賣過千份報紙,收入不成問題,不過現在買報紙的人一直減少,「報紙全部上電腦,免費給人看,哪有人肯再付錢買報紙呢?現在還有短片,新一代連看文字的能力也快喪失了。內容方面又空洞,文字又口語,看完之後都沒有得着,為何不做好一點,至少對一群還肯真金白銀付錢買報紙的人有所交代呢!」
報販起革命 放大圖片
■石嫂左手捧着對半摺起的報紙,右手把報紙再對摺,如有人幫襯,就會再將報紙對摺,方便塞入車內給乘客。
前報販協會副主席李女,人稱石嫂,她跟丈夫吳社金,推動香港報販協會成立,團結報販起了一次又一次革命。她說第一次革命是當年的《中英報》,一般報紙發給報販是 7仙,但《中》要求 7.5仙,「我們不想做壞行規,就罷賣《中》。那時中環的利源東街是發報紙的地方,我們找人來封着街頭街尾,不准人買《中》。」他們一群人由六十年代起籌組報販協會,到七十年代是最鼎盛時期。石嫂五十多年前本在畢打街當報販,後來嫁雞隨雞,跟丈夫搬到九龍,在佐敦道碼頭做車仔檔,「那時每朝 6時就企在偉晴街上賣;賣到 8時未賣完,就要上巴士推銷;做到 11時左右吃午飯休息一下;到 1時多,又有所謂的『午報』; 4時左右就有晚報。」石嫂細說當年報紙有很多種類,專門講字花的已有《真欄》、《骨子》、《開心》、《雷達》、《哈哈》;還有娛樂報紙如《銀燈》、《明燈》等……很多連名字都未聽過。石嫂還示範在街邊企着賣報紙的情況,左手捧着對半摺起的報紙,右手把報紙再對摺,如有人幫襯,就把報紙遞給他,買報紙的人將錢放在左手的報紙上,順勢向下滑,滑到她的錢袋中。
搵到食就夠 放大圖片
■李女與丈夫吳社金當報販 50多年,現只得幼女 Dorothy繼續經營媽媽的檔口。
車仔檔沒瓦遮頭,好天曬下雨淋,下雨天報紙賣不去,就走去賣油紙遮,每把賺幾毫子。但當年屬無牌經營,政府三五七時走來拉人,她推着車仔走鬼,邊大喊:「狗王來呀,走鬼呀!」逃至佐敦道碼頭,碼頭有個賣票的亭,那稽查仁慈,讓她躲入去避風頭,「有次有個鬼頭四叔硬要開門捉我,稽查說:『裏面都是錢,少了怎算呀?』堅持不肯開門,我才逃得過。」後來終獲發牌,每年交$5,現在則要四千多元。之後佐敦道碼頭遷拆,她的檔口被分配到寶靈街與吳松街交界,那裏本是新邦酒樓,後來改建成商場,但新業主諸多挑剔,還多次向市政投訴,「我跟他說,我個位是公家還是私家位?如果是公家位,我每年交了牌費就有權在那裏擺。如果是私家位,那麼政府就不應收我牌費。」結果又給石嫂爭取得到,一直擺檔至四年前丈夫過世,才由幼女 Dorothy接手。這報紙檔也真有性格,只做大半天生意,每天一時多就關門, Dorothy說她們勝在是自己舖,不用交租,也不用請人,而且她們親自到批發去取報紙,所以每份報紙可以賺$2,「搵到食就夠了!」她慨嘆以前報販與報業從業員關係良好,小時候跟着父母出席蛇宴、春茗,跟各大報社的老闆更是關係密切。當年《東方日報》的馬老闆就對他們報販甚好,媽媽去台灣旅行也會去探他,「現在做報紙的只顧自己利益,剪印花換書仔,對報紙有利益卻對我們沒有利益。」
報紙檔古與今 放大圖片
■ 1910年代在赤柱卜公碼頭的報紙檔,是為香港第三個報紙檔,第一二個分別設於花園道及纜車總站。
放大圖片
■ 1920年代的報紙檔,小小的八角亭就是標記。
放大圖片
■ 1963年在橫頭磡邨內的報紙檔,只是一張摺枱。
放大圖片
■ 1967年在中環的一檔報紙檔,夜報與晚報特別受寫字樓客歡迎。
放大圖片
■ 1970年代在尖沙嘴的報紙檔,雜誌架要挨着燈柱豎起,報紙則攤在地上。
放大圖片
■ 70年代末,《金報》、《生報》、《勝報》及《銀色日報》社長黃玉郎(中)簽署支持報販加價要求。
報紙檔的建築學 放大圖片
■最簡單的檔口,只用幾個紙箱,上面放報紙雜誌。
放大圖片
■旺角這檔用竹棚及膠板做成簷篷,算是有塊瓦遮頭。
放大圖片
■報紙檔多設在人流旺的地區如地鐵口,這一檔就兼賣漫畫,多到要席地而放。
放大圖片
■檔口架起煙草商贊助的廣告燈箱作補貼。
放大圖片
■這個在油麻地區的檔口,有伸縮帳篷,落雨都不怕。
放大圖片
■遇着下雨天,報紙雜誌要穿上「雨衣」,以防淋濕了沒人要。
放大圖片
■除了賣雜誌,臨近年尾報紙檔會兼賣流年運程書。
絕種報紙檔
昔日報紙檔,逐漸被便利店「逼死」,幸好世上還有有心人。《街邊有檔報紙檔》的作者莊玉惜本是記者,後來在香港大學修讀建築文物保護碩士,畢業論文就是寫報紙檔。「小時候就覺得報紙檔很特別,亦很有親切感,但卻沒有人寫過它。」於是她從政府檔案處翻閱文獻,又向報販收集資料,發現首個報紙檔是由搞革命的謝贊泰創立的《南華早報》所屬,是為《南》的銷售站。到三十年代報紙仔和報紙妹開始站在街頭叫賣;其後政府為鼓勵麻瘋病患等傳染病康復者重投社會特別發牌……這本書,可能成為報販絕種前的見證。
放大圖片
■記者出身的莊玉惜,為你揭開報紙檔之謎。
放大圖片
■《街邊有檔報紙檔》,三聯書店,$98。
■報紙檔已變得多元化,還兼賣外國雜誌、水、糖果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