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 70歲 演生命奇蹟
人生七十古來稀,對頑疾纏身的物理學家霍金( Stephen Hawking),一路走來不易。他 21歲患上運動神經元疾病,本來只可活幾年,但他創造了生命奇蹟,昨天(周日)度過 70大壽。劍橋大學原為他舉行的公眾座談會座無虛設,門票早於一個月前派完,會上他以《我的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Mine)為題,親述自己傳奇一生,但這位物理學泰斗上周五才出院,身體虛弱,未能親赴座談會,只能透過視象向大家說話。
其他兩岸國際影片 手腳癱瘓 腦筋靈活
霍金 1942年 1月 8日在牛津出身,父母都是牛津畢業生。他愛爵士樂也愛古典音樂,而且好辯。他成績未必最高分,但數學很好。他曾說,在牛津攻讀時,「每天只有一小時應付功課」。讀書懶懶散散,他卻考入劍橋唸博士。生命本來燦爛,晴天卻遇霹靂,他 21歲確診患罕有的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醫生說他只能多活幾年。幾年又幾年,他與病魔抗戰近半個世紀,頑疾雖令他逐漸喪失活動能力,卻不能阻止他將腦袋鍛練得更靈活,至昨天他 70歲了,上演生命奇蹟。同袍說,他可能因禍得福,「反而可集中精神憑空解決複雜抽象難題,速度無人能及,能人所不能地想通一連串複雜的物理問題。」
物理泰斗 揭宇宙奧秘
探索宇宙為霍金帶來無盡樂趣:「當發現宇宙奧秘,那種歡愉沒有東西可比。當然不可與性愛相提並論,但這是更持久的。」他 1970年代突破性結合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提出《黑洞輻射理論》,證明黑洞能發出一種其後被命名為「霍金輻射」的能量,令 20世紀理論物理學出現重大突破,他奠定他物理學泰斗的地位,成就媲美愛因斯坦和牛頓。1980年代,他又與加州大學教授 Jim Hartle進一步提出「宇宙和時間均無邊界」,徹底改變當時科學家對宇宙的認識。這在《時間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Time)闡釋了跨越時空的奧秘。但天才也有錯,霍金形容一生在科學領域上最錯的事,是提出《黑洞悖論》,誤以為黑洞吸入物質的訊息會消弭於無形。
放大圖片
霍金傳奇一生霍金童年活動自如, 21歲才患運動神經元疾病。
放大圖片
霍金傳奇一生他與首任妻子懷爾德因性格不合離婚。
平易近人 《閣樓》打賭
霍金個性平易近人,艱深的物理學概念,他說得顯淺易明。 1988年的《時間簡史》引領普羅讀者認識宇宙, 2010年在《四維空間與時光旅行》短片深入淺出,解釋時空概念,連小孩子都看得懂。霍金性格幽默鬼馬。 1999年,卡通版霍金曾在《阿森一族》( The Simpsons)出現,片中被稱為「輪椅人」都毫不介意,爆笑連場。他更曾在科幻電影《星空奇遇記》粉墨登場,飾演自己與牛頓、愛因斯坦打橋牌。霍金又經常與人打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當年以色情刊物《閣樓》與人打賭,確保一旦深信不疑的「黑洞」不存在,他也有一年《閣樓》閱讀,不是「一無所有」。
招牌機械聲 贏小朋友心
霍金風趣幽默與一般「呆板」科學家截然不同,為他招來五湖四海的「粉絲」,包括很多小朋友。殘疾令霍金形象突出,他經過公園會被小孩認出,大叫「他是霍金!是個偉人!」引來大批的小孩簇擁。未有幸一睹霍金風采的,就會寫信或打電話給他,他的辦公室來信如雪片飛來,家中電話也響過不停,問題除了物理,連有沒有外星人、健康問題甚至金錢煩惱都有。突出的還有霍金的標誌「機械聲」,這一點他很固執,即使面部肌肉萎縮影響表達,他仍然抗拒眼睛感應或腦電波感應等新技術,勸他嘗試就會「鬥氣」努力「表達自如」,希望保住這伴他 30多年的發聲器。
放大圖片
霍金傳奇一生霍金 2007年親身體驗無重狀態感覺。
放大圖片
霍金傳奇一生他去年與女兒露西合著兒童書《喬治與大爆炸》。
婚姻失敗 家庭美滿?
霍金的生日,正是偉大科學家伽利略逝世 300年,注定不平凡。他的物理成就卓越,但兩段婚姻都觸礁,難怪他一生想得最多的問題是女人,認為女人比宇宙更難懂。霍金首任妻子懷爾德( Jane Wilde)在他證實患病後,仍然不離不棄與他結婚,並育有兩子一女 Tim、 Robert和 Lucy。據子女憶述,母親具文學音樂氣質,與霍金科學家性格截然不同,但兩人於 1990年離婚。 1995年霍金迎娶私家看護梅森( Elaine Mason),但有傳她常虐打霍金,甚至逼看護看兩人做愛,婚姻僅維持 11年。雖然殘疾加上婚姻碰壁,但霍金仍樂觀感恩,回顧一生,他認為:「我有美滿家庭、成功的事業、寫過暢銷書,夫復何求?」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衞報》/《星期日鏡報》
頑疾纏身的霍金,本來只可活幾年,但他創了生命奇蹟,度過 70大壽。
以身作則 霍金的人生六堂課
70歲霍金在劍橋大學任教多年,曾向學生教授宇宙論、萬有引力、大爆炸、黑洞等艱深學問,但最教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以身作則教導世人的人生六堂課。
1.我們永遠不會找到所有答案
霍金指物理學和數學只可告訴人們宇宙起源,但不會預測人類複雜的行為,所以人類永遠不會找到所有物理學的答案。
2.學問傳遞應由淺入深
《時間簡史》暢銷全球,全靠霍金把艱深理論簡單化,當出版商告訴他書中每句公式都會使讀者數目減半時,霍金即決定僅在書中詳述 E=mc2,確保讀者明白道理。
3.從歷史中學習
霍金曾巧妙地警告人類「勿惹外星人」,因為外星人可能耗光本身星球資源,需四出討伐和佔領其他星球,「像哥倫布初抵新大陸那樣,美洲原住民的下場可不妙」。
4.研究酷愛的學問
霍金 21歲患上運動神經元疾病後,醫生當時曾告訴他只能多活兩年半,但是霍金一直積極地對抗病魔,即使身體機能逐漸退化,他仍繼續沉醉在學問之中,保持腦袋活力。
5.捍衞說話權利
為了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霍金 43歲時曾接受氣管切開手術,導致永久失去說話能力。但他沒有放棄說話機會,利用紅外線眼鏡、電腦和語音合成器,感應他右頰肌肉收縮情況,然後播放他想說的字句。
6.天才與早熟無關
霍金說他 8歲才會看書,在牛津大學讀書時是個懶惰學生,功課雜亂無章,字體更潦草得使老師非常沮喪,因此天才可以是後天努力而成。美國《華盛頓郵報》
霍金「保聲」新儀器掃描腦電波 追蹤眼球
霍金患肌肉萎縮症無法說話,一直靠置於口內的紅外線感應器感應頰肌和神經,再透過電腦和語音合成器發聲。但他控制頰肌的能力也逐漸喪失,今後或須改用腦電波掃描或眼球追蹤系統,控制電腦發聲。
憂系統複雜難訓練
隨着頰肌控制能力減退,霍金說話能力大減,現在每分鐘只說出一個字,一小時說不多過數句話,長遠將完全失聲。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美國英特爾( Intel)的專家小組,正研究如何幫一代物理學泰斗「保聲」。建議的方法有三個。一個是用腦電波掃描,利用戴在頭上的儀器偵察腦電波活動,控制屏幕上的滑鼠位置,再以電腦發聲。一個是在眼鏡裝上光學感應器,追蹤眼球活動,透過眼球的移動控制滑鼠。另一個可能性是利用面部表情控制滑鼠。英特爾首席技術主任拉特納( Justin Rattner)領導的專家小組,將於本周展開工作,除要考慮技術問題,還需顧及霍金身體狀況──他現在很易疲倦,若新系統太複雜,他可能無法應付使用訓練,最理想是毋須他戴上笨重儀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暗黑物質支撐宇宙 凝聚星體
霍金窮畢生之力研究宇宙奧秘,暗黑物質( dark matter)是他心目中最大未解謎團之一。天文學家已揭開其中一道神秘面紗,指暗黑物質是星系和宇宙背後的骨架和膠水,為霍金 70大壽送上賀禮。
提供額外重力 吸力
天體物理學家早於 1933年提出暗黑物質論,指宇宙中可見星體的質量和重力,不足以支持星體以這麼快的速度運行而不飛散,估計宇宙 90%以上是看不見的暗黑物質,提供額外的重力和吸力。但暗黑物質是甚麼,學者一直茫無頭緒。多國天文學家利用夏威夷的巨型望遠鏡,花了五年時間觀測 1,000萬個星系的星光被暗黑物質重力扭曲的情況,完成局部宇宙的暗黑物質分佈圖,發現暗黑物質的分佈並不平均,而是集中在一些團塊和細絲上,密度是其他區域的幾千倍。天文學家提出,這張看不見的暗黑物質「蜘蛛網」,就是宇宙的骨架,各星系以至太陽和地球,都是沿着這暗黑物質網絡而形成,而且可見的星系都被巨大的暗黑物質「暈圈」包圍。星系中心的暗黑物質密度最高,令各星體不致飛散。但他們仍未知暗黑物質是甚麼,只知它跟光和其他已知物質沒有互動作用,猜測可能是由一種新奇的粒子組成。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