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偶像明星
娛樂八掛大放送★
娛樂 週刊 雜誌(2014-2015)☆
娛樂 週刊 及 雜誌(2012)☆ 娛樂 週刊 及 雜誌(2013)☆
恒基兆業
「簡單,也可以增添生活的味道」
我不是特別鍾情於地產股,對恒基兆業(12)複雜的架構也沒什麼興趣了解。不過我認為其1200億元市值比起先前的2000億實在太低。也難怪,就像香港其他的大型集團一樣,恒基也因為讓投資者感到困惑而受到損失。
恒基兆業旗下有六家上市公司,涉及的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和酒店、小輪、科技、物業信託、煤氣等,相當分散。不過該集團大部分利潤都是來自其物業發展和銷售 – 一個在香港永遠吃香的行業。要知道在香港,賣出一個單位的毛利足以讓蘋果、微軟、英特爾之流的公司汗顔。
現年80多歲的恒基創辦人李兆基,一直被譽為亞洲的巴菲特,甚至是香港的老虎活士。因為他很喜歡打高爾夫球,也喜歡講股 – 當然很多說法都是錯的。而且儘管其集團在股市上失利,他似乎還是無意精簡一下集團架構。
也許他是不願意支付溢價予旗下公司的少數股東吧。這裡所指的公司包括美麗華酒店(71)、香港小輪(50)、恒基發展(97)和陽光房地產基金(435)。恒基在這些公司裡的持股量分別為44%、31%、68%和33%。我認為即使恒基向美麗華和香港小輪開出100%的溢價,並向恒基投資和陽光信託開出30%的溢價,對恒基還是有利的。恒基的40%中華煤氣(3)持股價值550億元,因此我想李先生應該很難有足夠的資金去收購那剩下來的60%,不過如果有50%折扣的話也許他會很樂意這樣做。
不知道李先生的參謀有沒有跟他說過,如果以合理溢價收購旗下四家公司的話,價格將會少於100億元,不過股市對其集團股價的重估或可讓他賺得4倍的回報。
也許他的參謀根本沒有思索過這個問題。在香港,少數股東從來就不被重視,不過這快要改變了。也許恒基應該參考一下九倉(4)和新世界(17)的模式,它們都曾大幅削減過旗下的上市公司。「瘦身」以後,它們的股價都有上升。
也許現在恒基只懂得以一個又一個破紀錄的高價售出單位,然後說買家都退訂了,可是恒基卻不用受到懲罰。無疑,這事件對該集團的誠信是個很大的打擊,不過只因為恒基在香港根深蒂固的影響,因此在這件事情裡,恒基絲毫無損。
與其在新股上隨便下注,李先生倒不如盡快整頓集團架構,為自身、也為股東們創造價值。因此,恒基應該盡快將旗下的公司全面收歸己有。
投機者要記住,香港和內地的投資氛圍將要改變,少數投資者和大型公司都要留心,不然的話也許就要面對又一次的「慘痛教訓」了。
祝君投資順利,Isaac
明星靚相大分享☆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