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記得北京奧運會宣傳片裏出現過的竹屋?那幅黃土地上的竹林拍得恍如七賢故居,那是長城下的「竹之家」,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充份表現到他由「空間」到「時間」的建築哲學。攝:三原久明文:佐保暢子
隈研吾( Kengo Kuma) 放大圖片
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出生,東京大學建築學科大學院畢業,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當研究員後, 1987年在日本建立空間研究所, 1990年設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當事務所所長外,還在東京大學教授,九十年代起在國內外獲獎無數。(查詢http://www.kkaa.co.jp/)
建築物「負」起來
隈研吾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要認識他,可先從他的書籍開始。看完幾本隈研吾的書,我才察覺世上還有很多自己睜着眼睛也沒看到的東西、才會自問有沒有老老實實考慮過自己所站立的地方是如何建起來。我們老百姓,為安居按揭而勤奮工作,又因樓市升降而喜怒哀樂,即使摩天大樓不是自己擁有的,也要為建築物高度而自卑自傲,互相競爭世界第一。我腦袋充滿懷疑,在悠長的人類歷史上,這一代的人類到底被後一代的人類稱為甚麼文明。隈研吾作為一位建築師,俯瞰我們人類二十世紀留下來的「榮譽」和「傷痕」,繼而反思。他以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及政治學解讀現代建築學,親身走進偏僻村落,拾回現代人在高度成長裏所忘記的東西而再生,以便提醒我們去思考如何建設二十一世紀,在其代表著作《負建築》裏,他從建築學角度來解開這命題,雖然用詞溫和穩健,可是每句堆起來就變得銳利無比,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啟示。例如,他列舉凱因斯經濟來反思建築,我們為何要建大廈?在經濟和政治層面上這問題常被問及,可是大家卻完全忽視建築物本身的質量和存在理由。二十世紀建築物之多,在數量上是歷史罕見的紀錄,而本來,建築是部份階層所擁有的特權,至資本主義抬頭才改變一切,正因如此,他批評二十世紀的建築物,在質量上只留下慘不忍睹的地步,只為建而建,完全脫鈎了建築背後的思想。所以,他要擺脫前世紀的束縛,提議摸索新概念,並將之取名為「負建築」。「負」,也許會令人有點感覺負面,這位建築大師想我們走向何處呢?如何「負」起來呢?不如直接問他好。
放大圖片
隈研吾第一次在中國進行的項目,是北京萬里長城的竹之家( Great Bamboo Wall),使用中國竹子,運用 CFT( Concrete Filled Tube)技術而加強竹子硬度。(相片提供: Satoshi Asakawa)
放大圖片
隈研吾應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邀請設計的美術館,還在建設中。美術館在茶園覆蓋的山坡上興建,茶園與建築物融合一起,徹底實踐他的建築理論。
1941年開館的根津美術館,隈研吾負責改建工程, 2009年重開,它位於東京青山,在樹林裏豎立着新舊混合的獨特建築物,引人入勝, 2010年奪每日藝術獎。(相片提供: Fujitsuka Mitsumasa)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不休息的工作狂 放大圖片
■《負建築》的主旨是「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晚上十點鐘……我收到隈研吾寄來的電郵,我擦了擦眼看了三次,一點沒錯,他所指定的時間確是這時間。我半信半疑到達位於東京青山他的辦公室,共三層的辦公樓居然全部亮燈,還有不少人在公司工作。我在電視上看過,有人形容他是正宗工作狂,通常早上八點前上班,晚上十二點才下班,一周做七天,工作表上沒有休息日。到了辦公室,有位員工帶我上天台上的會議室,等了數分鐘,隈研吾匆匆忙忙跑上來了,我倆隔着一張很大的玻璃桌面對面坐,就這樣開始訪問。在書裏,隈研吾總結了二十世紀的建築世界,那麼,二十一世紀的城市應該如何建造?他悠悠地說:「我認為二十一世紀的主題是時間。」他很仔細地選每一句話而說:「最重要是時間的積累,上世紀的主題是空間,二十一世紀要以時間為主題了。那麼如何積累時間呢?這會是真刀搏鬥的挑戰吧,我們要賭時間(歷史如何評估我們)而拚命幹,建築家都應該很敏感地意識到這一點。我想,任何從事城市開發的人,要是他不考慮時間的話,他再不能參與這個互爭勝負的挑戰。」從「空間」到「時間」的意識改變,他說這是個要賭命而推行的本世紀主題。
香港很寬容 放大圖片
■他在鄉下工作期間,果敢挑戰新建築素材,日本山口縣下關市豐浦的安養寺正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建安養寺時,他採用當地人從中世紀便使用到現在的泥土。現在,他在中國無錫進行項目,因無錫以泥公仔著名,也打算利用無錫泥土做建築素材。(相片提供: Daici Ano)
那麼,建築界需要甚麼具體變化?他繼續說:「建築物本來不是因求快財而建,可是在二十世紀,資本主義把建築理念轉為『在短時間內產生多少利益』;以後,資本家和建築師都應該好好設想幾百年後的事。」我們也許忽略時間概念,沒有評估建築物能否耐用幾百年。他這樣說,令我想起香港,我問:「那麼,香港是不是最相反你意見的好例子?」他的回答有點出乎意料:「不,香港是世界上我喜歡的城市之一,我喜歡香港的密度,我覺得香港的密度很舒適。在餐廳坐下,雖然枱凳擺得很緊密,可是我覺得很舒服。這是香港具有的氣氛吧,中國人的城市,不像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不會為追求烏托邦主義而脫離現實,中國人是很實際的。我到香港時,感受到香港有意志靠自己的求實精神,去建造對自己舒適的環境。」我再問:「高樓林立的城市,是不是最代表上世紀的建築?」他用手指畫一圈說:「高樓周圍不是有各種東西嗎?」根據他的理論,二十世紀建築主要追求「乾淨」和「室內化」,在東京,拆了舊區蓋高樓後,這塊地方就變得乾淨到不能容納「不協調」的東西,可是香港甚麼都有,高樓旁邊有掛着很多衣服的唐樓,地下有報攤、小販等香港獨有街景,這並非說香港不乾淨,而是說香港很寬容。他又指出:「二十世紀的城市,因為需要呼應工業化,所以太重視機能性和生產性;本世紀的城市,所需的是寬容性,還要像中世紀的城市那樣具有祭祀性。」
放大圖片
■三里屯 Soho,隈研吾在佔地 465,680平方米的面積內,設計包含了五幢辦公大樓、四幢住宅大樓和五幢商廈的綜合建築群。
放大圖片
■隈研吾用一種彈性化合物加記憶合金,製造這可因應溫度變化而隨時變形的「泡泡」,「泡泡」曾在東京博物館展出。
中國學生最熱情 放大圖片
■「膠屋」,主要素材為石灰酸塑膠,另加鋼架和多元酯塑膠物料支撐,面積約 259平方米,有齊客廳、睡房、露天茶座、工作室及天台各部份,容易裝嵌、輕身防火是優點,創意無限兼具實際用途,是隈研吾傑作之一。
現在他的工作地點,日本、中國及歐洲三分。他自言不是推廣日式建築的設計師,沒一定設計模式,他會先採訪地方,了解地方風土人情後才決定怎樣設計,他主張的負建築,「負」就是被動的意思,第一次跟中國公司合作,就是在離萬里長城不遠的北京郊外的「竹之家」。當時,找隈研吾的是從女工化身為 SOHO中國的 CEO張欣,他接收到北京的要求,據自己對那塊地方的感受而畫了竹之家,半信半疑地把方案提交北京。跟他預期相反,居然收到好消息,自此他對中國看法不同了,「對從『空間』到『時間』的意識變化來說,我覺得中國的新一代比日本年輕人更敏感,中國前一代很喜歡換舊更新,可是年輕一代卻會去保留古老東西,他們了解自己去改變舊概念,所以我對將來的建築界很樂觀。」他每次應邀到中國出席講座,都有很多學習建築學的學生捧場,「在這世界裏,最熱情的是中國學生,他們很認真,令我感覺自己被他們的眼光射中似的。他們的熱情很鼓勵我,我應該多發表能夠報答他們的作品。」
就地取材夠環保 放大圖片
■隈研吾演講無數,認為中國學生最認真最熱情。
曾經,建築物被認為越有稜有角越好,重新看隈研吾的作品,發覺他反其道選擇了「融合」這概念。何謂融合?簡單說,就是不勝過周圍環境,而是跟周圍環境融合在一起,這就是他所說的負建築。那麼如何融合?設計和材料的配合就很重要了,有中國評論家說隈研吾對素材有偏愛,說他善於利用當地木材、石材或革新自然素材。這種偏愛是偶爾開始的,「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由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差不多十年間,我在東京找不到工作,幸好當年在鄉下有人找我。」鄉下建築工程規模小,能動用的資金也不多,對建築師來說,這算不上理想工作,但就正正放他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他才發現建築的另外妙趣──竹子、石頭、泥土及和紙都可以成為建築素材!他願意跟無名工匠合作,方便傳統工藝和先進技術結合,將之整理再導入現代建築工程,他所選的自然素材,不單止為裝飾用,而且還能夠當支撐建築的材料,「利用當地的材料,可以減低成本亦很環保。有些建築家或許會認為沒資金就做不到甚麼,當時我在資金最緊張的情況下,我發覺我不是一無所有,還有素材在我手。」即使有時沒被認同,但他也專心致力開發素材,「那時候,我能遇到那些素材,我是被素材救起來的。」
後記
採訪尾聲,我取出西九文化區的三個藍圖給他看,還告訴他香港政府正向公眾諮詢意見,隈研吾興奮地說:「真的,真有意思!以前的建築師在聖域生存,如此讓建築師直接面對公眾,是好事。」
放大圖片
佐保暢子,東京人,在傳媒界流浪了十多年的自由工作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