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度過 82歲生日的半島酒店,有「遠東貴婦」美譽的,素來以優雅令眾人拜倒,惟翻開歷史篇章,曾有英軍駐紮,走過日戰時期,接待無數貴賓,那滄桑,那風範,骨子裏根本就是型男化身,從偌大的玻璃大門走進去,時間仿似停頓,卻不難發現新舊正在交替。記者:蔡俊業攝影:林栢鈞、陳陶鈞、陳盛臣Model: Kitterick、 Norain@PureModels鳴謝:部份舊照由半島酒店及鄭寶鴻提供
老臣敍舊52年 流住半島血大 放大圖片
■ Johnny
在半島工作年資最長的高級調酒員鍾金雄( Johnny)說,年少時候,覺得半島就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阿爸以前在 lobby做 captain做了 8年,去探佢,嘩,氣派就犀利喇,我唔敢入去,只在門口等。」那是五十年代,還叫「疏利士巴利道」的日子,生活困苦,華人多為草根階層,所以那時半島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是上流社會地方,口中吐出「半島」二字,瞬即觸動各方神經,「在半島工作,屋企人同鄰居真係引以為榮,那時要去油麻地政府合署拿 CI,職員問我在哪裏工作,我說在半島,成排人立即望住,好有優越感!」優越感當然還包括在酒店遇見很多名流紳士,像《亂世佳人》男主角奇勒基寶, Johnny那個誤以為雞尾酒 Screwdriver是螺絲批的故事,你也許聽過好幾次吧,那為何 Johnny會成為半島調酒員?「五十年代找工難,阿爸過身後,酒店叫我做住『細路』先!」「細路」者,學徒也, Johnny先被安排到寫字樓工作,後再到酒吧轉職當調酒員「細路」,逐步晉升,至今已是高級調酒員。長時間跟前輩學習調酒方法,見證社會的口味轉變,「以前飲酒好簡單,唔興飲紅白酒和雞尾酒,只有 Gin Tonic、白蘭地溝水、威士忌溝水和 Coke!」除學調校酒水方法,還要學英文,「當年每星期有 3日會去窩打老道青年會上英文堂,每月 10蚊,當年我做『細路』每個月才賺 30蚊,升做調酒員就去到 80蚊。」晃眼 52年,今年 68歲,早已達退休之年,但他仍留酒店繼續幫手,「我最懷念就係半島有好多熟客,有好多好夥計,這裏養了我幾十年,半島就等於我的衣食父母,我就是半島個仔!」
35年 相識滿天下 放大圖片
■高尼路
原籍斯里蘭卡,現職副禮賓司的高尼路( Sunil( Sam) W. Kuruneru), 1975年隨父親來港做生意,性格使然,愛待人接物,老父看在眼裏,有天向兒子說,「你做旅遊業會比零售業有更好發展。」機緣巧合,他到 The Verandah(露台餐餐廳)當 bus boy──斟茶遞水換枱布樣樣做:「那年頭流失率幾乎是零,要入半島工作很困難,所以自問非常幸運!」 35年以來,最令他難忘的就是酒店內的人情味濃厚,記得首天上班,一班同事夾道歡迎;就算後來改到禮賓部工作,他仍會因為再遇舊顧客而高興,「他們會問『 Where is Sam?』,可以見到這些 old face,好似返屋企咁,真係好開心!」他笑言無論去到世界任何地方,都有朋友,「他們都是在這認識的!」
24年 最難翻炒舊菜式 放大圖片
■行政總廚曾福賢
談到首天工作, Sam記得是 35年前的 8月 1日。無獨有偶,遇上行政總廚曾福賢( Florian Trento)時,同一個問題, Florian也是記憶猶新,「我是 1987年 2月 1日來港,點解記得?因為那天是大年初一,一出啟德,以為去了死城,哈!」他來自一個瑞士家庭, 24年前某天,他在報紙得知香港半島請副廚,決定來信申請,「因為半島在外界有好高評價,如果問業務分析員,叫他們講 5間最有名的酒店集團,半島一定榜上有名!」經歷 24個寒暑, Trento已由副廚晉升為管理整間酒店餐飲服務的行政總廚,他說有些客人的要求把他難倒,「試過有舊客人曾在 1965年住過半島,話想食番當年在 Gaddi's吃過的一道 chicken dish,又或想吃回當年的結婚蛋糕,我覺得真係幾難,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當時廚師煮甚麼,所以要同客人溝通,亦要問其他老經驗的同事!」經驗傳承,似乎是對半島的極大考驗。
16年 首位女性大堂經理
貴為半島酒店總經理的陳娜嘉( Rainy), 16年前 Rainy在夏威夷工作,得知半島想找一位大堂經理,便回港一試,豈料面試非常順利,還成為酒店第一位女性出任這個職位,卻換來舊老闆一盆冷水,「他說:『半島酒店?他們是 old boy club,不受女仔玩,我保證你一定做得唔開心!』」作為第一個中國女性在半島擔任管理工作,找合適的制服已難,「個個大堂經理着西裝,唔知畀咩我着,就畀咗現時 front desk的制服我,人人以為我是秘書。」熟習了環境,慢慢開始注入自己的想法,當時半島酒店高座全速興建, Rainy認為是電腦化的最好時機。她說昔日住客的喜好只能口耳相傳,「以前人多,分工細,但若酒店要 double size,就不可以只靠人腦。」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後,終於將客人資料電腦化,製成一本完整的 operating menu,客人愛聽甚麼歌,飲食口味如何,只消一按電腦便盡現眼前。「員工流失率一定有,就算有人走,我亦不想客人覺得有轉變,無論邊個服侍都好,都有同樣的體貼。」
放大圖片
■酒店總經理陳娜嘉
放大圖片
■ 82周年推出《半島心香江情》,收錄 50位員工的回憶。
老而彌堅白粥貴街邊 100倍
畢竟八十有二了,歷史遺留下來的舊照和文獻多得可以在中央圖書館開設專區,事實上酒店自家亦特別設立檔案館,貯存舊照和藏書,包括最遠達 48年歷史的自家出版《 The Peninsula Magazine》以及當年 Page Boy( Bell Boy)和客人的合照等。可惜此館並不對外開放,想知多一點半島的歷史,得去找本地歷史專家,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酒店 82周年,即 1928年開業,但他說酒店早於 1926年落成,最初讓英軍入住,「因為當時政府臨時多派英軍來港,應付 1925年爆發的省港大罷工,額外的英軍就住在半島。」他又指,從嘉道理家族決定興建半島酒店可知,尖沙嘴旅遊區二十年代已見雛形,「當時他們情願把中環舊址的香港大酒店賣給置地,全力發展半島酒店,因為他們覺得尖沙嘴位置更重要。」事實上, 1929年滙豐銀行已在半島內開辦第一家九龍區分行,從中可知嘉道理家族獨具慧眼。半島甫開業便走高檔路線,鄭寶鴻說,二十年代末期時,普通旅館日租$10,「半島就要收$50!」六十年代一碗白粥才 5仙,到當時仍附屬半島的馬可孛羅酒店(現址為九龍酒店)一碗就要$5,外邊賣 3毫子一支可樂,酒店賣$5支。半島在港人心目中是非富則貴的代表,所以向來到半島酒店的多為外國人,華人甚少進內,「草根階層真係唔敢行入去,六十年代最多係睇噴水池,如果 100分滿分,兵頭花園值 40分,半島的就值 200分!」
放大圖片
■ 1941年港府在酒店 336號室內與日軍將領酒井隆簽署投降書,香港淪陷。
放大圖片
■早年 Page Boy制服。
戀戀舊情懷 放大圖片
■露台還未封頂,客人可以外出曬太陽。
放大圖片
■日戰時期,半島酒店曾一度改稱「東亞酒店」。
放大圖片
■酒店大堂,與今相比,熱鬧如昔。
放大圖片
■半島酒店外貌。
房間中西融合 放大圖片
■房間中式櫃內新式 Plasma或 LCD電視。
放大圖片
■櫃門設計以中式為主。
放大圖片
■馬可孛羅套房大廳,感覺置身倫敦大宅。
放大圖片
■半島套房內有從印度訂製的兩套手做望遠鏡。
放大圖片
■半島套房露台煞食,對正維港景。
顯赫住客 放大圖片
■影星奇勒基寶
放大圖片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
接客團隊 放大圖片
■住客可乘直升機, 15分鐘每人要$5,000。
放大圖片
■酒店擁 14架勞斯萊斯「幻影」車隊。
放大圖片
■ Mini Cooper S Clubman只限套房住客用。
半島之香港第一 放大圖片
• 1925年是當時九龍區最高建築物。•由 1928年開幕至今,成為香港最悠久及亞洲區最早興建酒店。• 1929年設滙豐首家九龍區分店。• 1970年首次購入勞斯萊斯轎車接載住客。• 1994年成全港唯一提供直升機服務的酒店。• 2010年被旅遊雜誌《 Travel+Leisure》選為全亞洲 25間最佳酒店之一,全港位列第一。
靚仔靚女從來引人注目,正如半島酒店那樣,無論坐船還是搭巴士,路經的時候總禁不住望兩眼。雖然貴為一級歷史建築,但可以肯定九成港人沒有留意她屬哪種風格,維基百科說是文藝復興風格,亦有人反駁建築歷史範疇根本沒有這種分類,就讓專家表述,由羅馬帝國說起。記者:蔡俊業攝影:陳陶鈞、陳盛臣鳴謝:部份圖片由李浩然教授提供
文藝復興風格?錯!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教授直言,根本沒有甚麼「文藝復興風格」,「很多時唔係好多人知西方建築史是甚麼,於是有不少建築師就識少少扮代表!」他解釋,從字源出發,所謂「文藝復興」就是當年羅馬帝國崩敗後,歐洲經歷黑暗時代,到 14世紀開始,威尼斯及翡冷翠(佛羅倫斯)等意大利沿岸城市政治趨穩,開始有錢,就希望重拾過往羅馬帝國輝煌時代的格調,包括建築,「於是衍生出一個籠統名字叫『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半島酒店於 1928年開幕,新古典主義於當時世界甚為流行,而另一種稱為簡約古典主義( Stripped Classicism)的建築風格亦在 20年代冒起, 30年代最盛,「風格唔會一夜就轉,當時正值轉換期,所以半島酒店同時具備這兩種建築風格!」新古典主義的特徵就是柱狀多、注重裝飾:柱頭位置、屋簷有很多花樣裝飾。走進位於半島低座六樓的馬可孛羅套房,在窗邊往外望,清楚見到上方防潲水的簷篷,有明顯的細緻雕刻;走到街上,亦發現半島酒店的牆身有很多橫紋雕花,回到大堂情況就更明顯,柱頭共有 76個 Gargoyles(滴水嘴獸),此外天花亦有很多雕刻,包括在 1994酒店裝修時無意發現的「 The Grand old lady」天花雕像。
放大圖片
■李浩然教授
放大圖片
■現在展出的天花雕像 The Grand Old Lady乃複製品。
放大圖片
■柱頂多雕刻,此為守護神 Gargoyles。
放大圖片
■露天餐廳於 1950加建上蓋。
尚存近親瑪麗護士宿舍 放大圖片
■在大堂位置有兩道對稱及平衡的樓梯,極具氣派,可惜很難拍攝到,讀者要親自到場感受一下了。
而簡約古典主義,直接點說就是新古典主義的簡約版,「 30年代納粹黨好鍾意這風格,追隨希特拉的 Albert Speer就是這種風格的表表者!同一時期美國很多政府機構亦都好鍾意用呢種設計!」李教授說,本港的例子有興建於 1932年,位於告士打道的灣仔警署,「所有橫樑同埋柱都追求簡約,幾乎無晒裝飾!」就肉眼所見,半島酒店就算是混合兩種風格,明顯地也是偏向新古典主義,只是拿它與舊香港會相比,半島酒店外牆的柱身的設計又稍為多一點簡約古典主義。隨着戰後香港經濟急速發展,與半島酒店同風格的建築物,李教授指,「以前有好多,不過都已經拆晒!」就功能和外貌而言,最近似的而尚存在的,只有興建於 1937年的瑪麗醫院護士宿舍。而外國代表,則以三藩巿的 Palace Hotel,跟半島酒店最相像。
放大圖片
■ 1897年舊香港會,多柱、且柱上雕刻裝飾多。
放大圖片
■灣仔警署雖然柱多,但柱身較乾淨,沒有特別裝飾。
放大圖片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 衞室跟半島酒店的風格類近。
放大圖片
■三藩巿 Palace Hotel的外貌跟半島很相似。
放大圖片
■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也是柱多的建築風格。
放大圖片
■瑪麗醫院護士宿舍(建於 1937年)。
■簷篷多雕花免雨水滲進窗台。
靚仔靚女從來引人注目,正如半島酒店那樣,無論坐船還是搭巴士,路經的時候總禁不住望兩眼。雖然貴為一級歷史建築,但可以肯定九成港人沒有留意她屬哪種風格,維基百科說是文藝復興風格,亦有人反駁建築歷史範疇根本沒有這種分類,就讓專家表述,由羅馬帝國說起。記者:蔡俊業攝影:陳陶鈞、陳盛臣鳴謝:部份圖片由李浩然教授提供
文藝復興風格?錯!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教授直言,根本沒有甚麼「文藝復興風格」,「很多時唔係好多人知西方建築史是甚麼,於是有不少建築師就識少少扮代表!」他解釋,從字源出發,所謂「文藝復興」就是當年羅馬帝國崩敗後,歐洲經歷黑暗時代,到 14世紀開始,威尼斯及翡冷翠(佛羅倫斯)等意大利沿岸城市政治趨穩,開始有錢,就希望重拾過往羅馬帝國輝煌時代的格調,包括建築,「於是衍生出一個籠統名字叫『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半島酒店於 1928年開幕,新古典主義於當時世界甚為流行,而另一種稱為簡約古典主義( Stripped Classicism)的建築風格亦在 20年代冒起, 30年代最盛,「風格唔會一夜就轉,當時正值轉換期,所以半島酒店同時具備這兩種建築風格!」新古典主義的特徵就是柱狀多、注重裝飾:柱頭位置、屋簷有很多花樣裝飾。走進位於半島低座六樓的馬可孛羅套房,在窗邊往外望,清楚見到上方防潲水的簷篷,有明顯的細緻雕刻;走到街上,亦發現半島酒店的牆身有很多橫紋雕花,回到大堂情況就更明顯,柱頭共有 76個 Gargoyles(滴水嘴獸),此外天花亦有很多雕刻,包括在 1994酒店裝修時無意發現的「 The Grand old lady」天花雕像。
放大圖片
■李浩然教授
放大圖片
■現在展出的天花雕像 The Grand Old Lady乃複製品。
放大圖片
■柱頂多雕刻,此為守護神 Gargoyles。
放大圖片
■露天餐廳於 1950加建上蓋。
尚存近親瑪麗護士宿舍 放大圖片
■在大堂位置有兩道對稱及平衡的樓梯,極具氣派,可惜很難拍攝到,讀者要親自到場感受一下了。
而簡約古典主義,直接點說就是新古典主義的簡約版,「 30年代納粹黨好鍾意這風格,追隨希特拉的 Albert Speer就是這種風格的表表者!同一時期美國很多政府機構亦都好鍾意用呢種設計!」李教授說,本港的例子有興建於 1932年,位於告士打道的灣仔警署,「所有橫樑同埋柱都追求簡約,幾乎無晒裝飾!」就肉眼所見,半島酒店就算是混合兩種風格,明顯地也是偏向新古典主義,只是拿它與舊香港會相比,半島酒店外牆的柱身的設計又稍為多一點簡約古典主義。隨着戰後香港經濟急速發展,與半島酒店同風格的建築物,李教授指,「以前有好多,不過都已經拆晒!」就功能和外貌而言,最近似的而尚存在的,只有興建於 1937年的瑪麗醫院護士宿舍。而外國代表,則以三藩巿的 Palace Hotel,跟半島酒店最相像。
放大圖片
■ 1897年舊香港會,多柱、且柱上雕刻裝飾多。
放大圖片
■灣仔警署雖然柱多,但柱身較乾淨,沒有特別裝飾。
放大圖片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 衞室跟半島酒店的風格類近。
放大圖片
■三藩巿 Palace Hotel的外貌跟半島很相似。
放大圖片
■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也是柱多的建築風格。
放大圖片
■瑪麗醫院護士宿舍(建於 1937年)。
■簷篷多雕花免雨水滲進窗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