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滙管理局宣佈, 4月起推出人民幣外滙期權,市場將行動解讀為人民幣將加快升值。人民幣升值幾乎已是全球共識,差別只是幅度與速度,一般強勢貨幣的利率上升,就一定會使到滙率趨升,為了壓通脹,人民幣利率一升再升,滙率不可避免地也會一升再升。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已經一貶再貶,因此人民幣兌美元再加快加大升值的速度與幅度,對中國出口不會造成甚麼影響,從 2005年開始,人民幣升值幅度已不小,但中國的出口沒受影響,貿易依然年年出超。人民幣不會像日圓於上世紀 80年代中至 90年代初期那樣狂升,一舉壞了日本的經濟基礎,但人民幣也不會隨着美元貶值而貶值,這麼做只會進一步推高中國的通脹。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不大,卻能有效打壓通脹,中國可利用升值了的人民幣入口更多海外的糧食、原材料,肯定有助於打壓通脹。

有利內銀內險股

通脹是非常敏感的問題,使到低收入的人生活艱難,今日中東的亂局,部份原因就是高通脹帶來的,從政治需求角度衡量,打壓通脹肯定比推動出口更重要,何況「十二.五」規劃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推動內需來取代對出口的依賴。當人民幣升值成為市場共識,調整了相當幅度的內銀股及內地保險股就會重新獲得市場垂青。所謂名不正,言不順,特首曾蔭權去年打算把生果金變相改為貧窮老年津貼,結果搞得一身蟻,現在又想把「鼓勵就業的交通津貼」變相改為「在職貧窮津貼」,肯定又會是一身蟻,多花了錢而又沒人支持,何苦?為甚麼沒人支持,原因就是名不正,言不順,交通津貼就是交通津貼,在職貧窮津貼就是在職貧窮津貼,為甚麼要偷偷摸摸地轉移概念,偷龍換鳳?我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跨區就業交通津貼照舊只發給住在偏遠地區的人,然後再正式推出新的「在職貧窮津貼」,則名正言順,沒人會反對。曾淵滄大學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