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一石激起千重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本周一會見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後,突然一改口風,聲稱會重新檢討紓困措施。
財爺忽然轉軚,全因他向約四百萬打工仔的強積金注資六千元的措施惹來爭議,市民無法即時受惠,自然怨聲載道。
荒謬1 強積金公司賺晒
事實上,政府向強積金戶口注資早有前科,曾俊華○九年動用八十四億,向一百四十萬名月薪低於一萬人士的強積金,同樣注資六千元,任職辦公室助理的羅太,便是其中一名受惠者。
記者又發現,羅太在○九年三月參加了銀聯信託的「強積金保守基金」計劃。根據銀聯的網上資料,該基金八成半供款均放在銀行定期存款,回報率極低,銀聯卻收取百分之一點二的管理費。
「我不懂如何選擇(基金),只知道一定要保本,故拜託同事替我選最低風險的計劃。」羅太說。以六千元計算,銀聯兩年來收取約一百四十元管理費,但扣除後羅太同期只得一元零七仙回報!
「兩年的投資回報簡直是羞,對市民完全無幫助。」關焯照根據這個案批評,政府以注資強積金代替退稅或派發現金,根本明益強積金受託人,若計及通脹等因素,羅太的六千元已貶值,實質回報更是負數。
荒謬2 官員矇查查
曾俊華多次重申,今次注資惠及全港打工仔,但原來十多萬長俸公務員、紀律部隊、官校教師等皆無份,被工會質疑政府有分化之嫌。
知情人士更爆料指,預算案公布當日,政府官員在簡報會上講明上述計劃的成員不獲注資,但翌日早上突然改口風,着積金局員工若有人查詢便答:「暫時不清楚。」同日下午,政府忽然改稱所有津校老師均可獲得注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