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白血病(血癌)發病率在香港十大癌症以外,但每年大約有四百個新症,同時奪走二百多條寶貴生命。幸好最近十年數字沒有銳升,顯示白血病患者沒有特別增加,然而屬於白血病前期的「骨髓病變」患者卻悄悄地增多,情況令人擔心。

別以為「骨髓病變」始終未變癌,會較容易治療,事實上骨髓病變比急性白血病更難治療!

骨髓病變患者除了正常血細胞不足外,血細胞外形亦異常。

六十二歲的張太數月前接受藥物治療,注射針藥Azacitidine後造血功能好轉,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都上升至較高水平,之前間歇發燒的情況亦暫時沒有再出現。

得了這個無法根治的病,本來令開朗的她擔心了好一陣子,幸經兒女開解後明白到只要得到適當治療,生活基本不會有太大影響,她仍然可以去旅行,仍然可以跳社交舞……就算病況轉差,都可入院輸血,比起一些其他患癌病人,她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張太所患的是屬於白血病前期的骨髓病變。

養和醫院內科部主管、血液腫瘤專科醫生梁憲孫教授說,骨髓病變(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簡稱MDS)與急性血癌(acute leukaemia),或稱白血病,或稱白血球過多有密切關係。

他解釋:「在正常情況下,骨髓內有一種『母細胞』(blast cell),它是早期的不成熟細胞,正常少於骨髓細胞總數5%;不成熟細胞如多於20%,就是急性白血病,即血癌;如不成熟細胞介乎5-20%,就屬骨髓病變。」

骨髓病患者多為六十歲以上較年長人士,近年個案漸多,故長者需慎防有貧血徵狀。

如懷疑造血功能出現問題,需要抽骨髓檢驗。

白血病潛伏期

這些不成熟的細胞由微超標到增多至20%以上,過程很短,即是由正常水平到演變成原發性白血病,速度可以很快,醫護人員未必能捕捉中間的演變過程。「大部分白血病病人一驗骨髓就發覺母細胞超逾20%,此演變過程可以快至數個星期甚至數天,所以稱為急性白血病。」梁教授解釋。

梁憲孫教授說,骨髓病變雖然是白血病前期,但不比白血病容易醫治。

然而,亦有部分病人出現骨髓病變後,經歷一段時間才發展成白血病,所以說,骨髓病變是白血病的潛伏期。在此潛伏期中,不成熟血細胞增加,對身體有何影響?患者會有哪些病徵呢?

梁教授說,骨髓病變患者病徵多樣,視乎該不成熟細胞影響哪一種造血功能。「骨髓病變患者通常因發燒或細菌感染而求醫,因為這些骨髓母細胞原本應生長成熟,成為各種血細胞,即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現在不成熟細胞數目過多,正常成熟的細胞數目自然減少,故患者會因正常白血球過低,因而影響抗病能力,容易受感染而發燒;如血小板數目低,就會有皮下出血;如紅血球不足,患者便會貧血,面青唇白,疲倦等。」

梁教授又指出,骨髓病變有不同程度的嚴重性,「嚴重程度較低的稱為低度骨髓病變(low grade MDS),患者的骨髓母細胞數目較少,這類病人的病情演變較慢,可能經歷多年才會變成白血病;嚴重程度較高的是高度骨髓病變(high grade MDS),母細胞數目較高,病情演變相對較快,有機會在一年後就演變成白血病。」

放射物、化學物或誘發病變

因應其嚴重程度,患者造血功能受影響的程度亦不同。輕度患者,可能只有輕微白血球不足,紅血球、血小板或保時正常;但如果是高度骨髓病變患者,就有機會各種血細胞都受影響,同時出現貧血、白血球過低及血小板不足等病徵。

為何骨髓會出現病變呢?

梁教授說,成因大多不明,小部分患者可能與接觸致癌物質有關,例如曾經接受電療、化療,或接觸化學物質,例如苯(benzene)等工業用途的有機溶液。

骨髓病變患者多為年長人士,一般在六十歲以上;不過令人擔心的是,近年年輕患者亦有增加。

雖然說骨髓病變是白血病的前期,但治療卻不比血癌簡單或容易。梁教授說,「骨髓病變之所以較一發病便是白血病更難醫,因細胞基因有重大改變,染色體多數有不正常變化,故就算早發現都不代表容易醫治,而臨牀證明,該病對化療反應一般都不大理想,日後演變成白血病時亦更難治療。」

二十一年前成立的骨髓資料庫,為不少血癌、骨髓病變病人帶來新希望。

四種治療策略

較難治療,不代表無法治療。梁教授說可以採取以下四個治療策略──

「第一個治療方案是骨髓移植,有兩個作用,一是換走不正常骨髓,移植入新的正常骨髓便可回復造血功能;二是新骨髓有機會有抗癌作用,即可打死壞細胞。」梁醫生說。

此類骨髓移植必須是異體骨髓,例如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或沒有血緣關係的第三者骨髓。不過此方法只適合少於六十歲的患者;對於較年長的骨髓病變患者,身體機能較弱,異體骨髓移植的排斥機會較高,故一般不適宜進行換骨髓手術。

而較年輕特別病情已屆高度(high grade)的,如有合適骨髓便應盡快接受手術。

第二個治療策略是支援治療,其中一種是輸血。「當病人造血功能愈來愈差時,輸血可以改善病況,但只能輸紅血球及血小板。」

骨髓病變患者,與圖中血癌患者一樣,通過骨髓移植,令造血功能回復正常。

挽造血功能

注射激素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是另一種支援治療。梁教授說,現時已有紅血球及白血球激素,患者注射後有機會改善造血功能。「不過此方法未必每名患者都有效,因他們本身骨髓已出現不正常,故靠激素刺激令其重新啟動造血功能,效果因人而異。」

如激素能產生效用,患者的紅血球可能會回升,減低輸血的需要。白血球亦有機會上升至較高水平,患者可減低發燒或細菌感染機會。

目前可用的刺激紅血球生長激素有Erythropoietin,有效刺激白血球有G-CSF;有效刺激血小板生長的激素,目前仍在試驗中。

梁教授說,骨髓病變患者需要長期監察,在病情惡化前及時作出治療。

「第三個治療策略是注射特效針藥,改善血色素、白血球、血小板等。雖然此方法亦不能根治病變,但有四分一機會有效改善病情。」

該類針藥稱為「去甲基試劑」(demethylating agent),目的是將不正常基因糾正過來,「基因為何不正常?就是因為染色體多了個組成因子,此針藥就是將其多出來的因子甩掉。」梁教授說。常用的針藥有Azacitidine,另一種為Decitabine。注射後約有四分一機會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骨髓是身體的造血工廠,如工廠產生結構性問題,惟有靠移植骨髓救命,圖為儲存中的骨髓。

氣喘乏力 發現病變

另外對於第五條染色體出現異常的骨髓病變患者,稱為「5q- syndrome」,即第5條染色體斷了一截, 可接受另一類藥物(Lenalidamide,此藥亦用於治療骨髓瘤)注射。

雖然在治療骨髓病變範疇並非有太多藥物選擇,但如果病人治療得宜,仍然可以保持一定質素的生活,除了上述的張太外,退休教師麥先生,亦是一個好例子。

七十二歲的麥先生因為長時間氣喘及乏力,他到醫院門診求醫後,醫生懷疑他貧血,經驗血後發現血色素(haemoglobin值)只得4-5g/dl(正常男士應有(14-17g/dl),白血球及血小板亦過低,立即安排他住院接受輸血。

高度骨髓病變患者,需要定期入院接受輸血。

雖然輸血後貧血情況有改善,然而醫生懷疑麥先生的造血功能可能出現問題,故建議他進行抽骨髓檢查,結果發現他的骨髓「母細胞」(blast cell)水平異常,達15%,確認他患上骨髓病變(MDS)。

由於他的情況已屆高度(high grade)階段,造血功能較差,故必須每隔二至三星期便要入院輸血,並注射Azacitidine。經過三個月治療,麥先生的血紅素、白血球及血小板均有改善。

梁教授說,骨髓病變預後仍差,希望日後可研究出其他有效根治之法。

如何確診骨髓病變?

骨髓病變患者多因為貧血、發燒或流血不止而求醫,經初步驗血後發現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水平低落,故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抽骨髓檢驗,患者如有下列三種情況,便屬骨髓病變。

第一,母細胞(blast cell)增多,但低於20%。

第二,在顯微鏡下,白血球、血小板形態不正常,例如正常只有一個細胞核,不正常細胞可能有多個,而且大小不一;這些不正常細胞,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形貌。

第三,造血的基因(gene)與染色體(chromosome)有變化,例如第5、7、8條染色體(多與控制各種血球生長激素有關的基因)出現異常,影響正常血細胞生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