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鎮館之寶」──一百二十米長、六米高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下月九日起,一連三周在機場亞洲博覽館展出。上周開始預售的一百萬張門票,短短幾日已差不多沽清,康文署正研究是否加推門票及延長參觀時間。

大批市民排隊買飛睇《清明上河圖》,康文署正研究是否加推門票。

《清明上河圖》門票開售幾日已差不多沽清,網上更出現炒賣黃牛飛,一張十元的門票最高被炒至二百三十元。

○七年《清明上河圖》古迹珍版來港展出引起全城哄動,今次亦不遑多讓,由於觀賞時間只有一小時,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便教路,市民應從右往左看,中央「虹橋」和「城關」是必看部分,觀賞位置以距離屏幕五至六米為最佳。

「動態版好傳神,將畫的細節巨細無遺的放大呈現,展場又夠大,市民可細心欣賞。」司徒元傑說,藝術館特別整理了大批研究資料,歸納出四個精華部分,市民不可錯過。《清明上河圖》雖描繪約一千年前北宋汴京(即今日的河南開封)繁華生活,但有不少特色竟與舊香港相似,市民可一邊睇一邊話當年。

因色彩與描繪風格所限,中國古畫原來極少夜景,電子版《清明上河圖》會將部分內容轉為夜景,更立體展示古人的生活面貌。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全長逾一百二十米,高六米,演繹了北宋畫家張擇端所描繪的九百年前汴京繁華生活,市民下月將有機會仔細欣賞。

A. 荔園宋城回憶

全畫焦點在於虹橋橋底有一艘大客船,準備收杆過橋。即使是上一輩香港人或許亦不知,這條虹橋正是上世紀荔園「宋城」正門入口的設計藍本,而「宋城」可謂全國第一個《清明上河圖》主題公園。一幅畫,時空雖相隔千年,原來卻充滿香港集體回憶。

B. 民以食為天

香港是美食天堂,《清明上河圖》亦有描繪當時的飲食風貌,酒店、大牌檔、小販皆有,汴京市中心特別多「飲子舖」,即類似今日香港依然可見的涼茶舖。不過,當時酒吧稱為「酒店」,在後欄釀酒、前門賣酒,部分甚至有「腳店」,意即分店,可見「酒店」生意極旺。

C. 避風塘蜑家風采

《清明上河圖》繪出繁忙的河道活動,貨船、客船迫滿河道,清楚可見船上的生活細節,例如有人在甲板上煮食,而船隻更有廁所排污設計,與香港的避風塘蜑家艇幾乎同出一轍。

D. 上環苦力生涯

上世紀上環苦力抬大米、搬運貨物,搬運工人抬貨上岸一刻會領取竹籤計工錢,這個場景原來最早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宋朝,《清明上河圖》有描繪搬運工人由運貨到收籤的過程。司徒元傑笑說,大家可以留意工人究竟將貨搬到哪裏。

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認為,《清明上河圖》不單是國寶,在中國文化的地位上,更算是神聖的圖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