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高盛

數星期前我對巴菲特為高盛辯護的做法感到驚奇。我不明白為什麼他會投資在高盛這樣的公司。不過即使對於德高望重的巴菲特而言,獲利就是獲利。根據報告所指,巴菲特將不會以每股115美元的行使價去兌換高盛的優先股,而將這些股份以50億美元的價格,外加16億美元的提前贖回金,賣回給高盛。他的銀行存款為10億元(年利息10%),而對他來講一個50億美元的投資,在兩年之內將會為他帶來26億元的利潤,相當於每小時14.5萬美元。我認為巴菲特在持有高盛的問題上確實思考過,因此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售股。我想你們也應該這樣做。
 
也許他也快將要賣掉通用電氣的持股,要知道該公司在過去10年裡蒸發了3500億美元的股東價值。請趁早售股。
 
匯控(5)
 
用8.16億元投下沙田商業地皮可以說是合理的,因為能減低成本。不過這卻耗用了一些本可以用來進行併購用的寶貴資金。新任行政總裁還沒有公開發表意見,我想他也在對著賬目發愁吧。西方的負面情緒也許會影響它的整體表現,不過長遠而言我想它的定位還是比其他有利一點。

金磚四國
 
我最近在看一個來自高盛,而且非常有智慧的策略師John O’Neill的講話。他昨天就在CNBC上發言,他的論點主要如下:

- 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讓人振奮的投資世界
- 中國在未來10年裡都會蓬勃發展,我們大可投資在消費股上
- 中國的生産業還是十分成功的
- 攻擊人民幣價值的戲碼對美國國會而言不過是一場贏不了的遊戲
- 請緊貼土耳其和印尼這兩個回教國家的發展,尤其是擁有全球第五多人口的印尼
- 由於奧巴馬希望美國的出口能在未來5年裡翻倍,因此他對東方的態度必然會很友善
- 德國的出口一直在上升,中國快要取替法國成為德國的最大出口國
- 中國的財富、人工和匯率都會上升
- 中國正賦予勞動人口更多的權利,這對推動旅遊、工作和生活自由而言是一大進步
- 中國最終會投資更多在社會福利系統上

說到底,所有東西都跟價錢有關。投資者有兩個選擇,要麼就購入新興市場的股票,要麼就購入那些有龐大出口的歐美公司如Caterpillar、P&G、麥當勞、可口可樂、3M和一些科技股等。
 
淡馬錫

它最近在出售一些資產套現,比方說近期出售韓國韓亞金融,就為它帶來了6億美元的收益。這也許是為了籌得大概8.5億美元的資金以購入更多渣打(2888)的股權,這樣一來它的持股才不會被大幅攤薄。我正在等待它將18%的渣打持股賣給農行(1288)或是匯控的一天。我想任何一家被淡馬錫持有的公司,遲早都會發現自己快要被出售了。
 
內地房產

根據國際房產分析機構Knight Frank的說法,內地樓價會在2030至2035之間見頂。他們汲取日本的經驗,認為當城市人口達到整體人口的63%後,樓價就會見頂,因而對中國進行同樣的推斷。因此中國樓價還有一段時間上升,因為目前中國的城市人口只佔人口總數的40%,而要達到63%,至少還要20至25年的時間。與此同時,還會有3億人民從農村移居至城市,屆時還會建造房屋、基建和運輸等的設施。
 
麥格理銀行
 
我很少談到外國公司,尤其是澳洲公司,不過請各位留意,數年前股價為100澳元的麥格理,現股價僅為34澳元,是本年度的低位。因此它的市值為110億美元,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市值則分別為800億和350億美元。依我看,麥格理比摩根士丹利在亞洲市場有較好的聲望,就連後者的行政總裁都表示對未來的業務發展感到擔憂。高盛比起麥格理絕對有優勢,不過這優勢並不值690億美元。麥格理是香港主要的認股證和債券發行商,而且在上市顧問、投資產品等範疇都有良好聲譽。不知道匯控有沒有意思想要收購麥格理呢?

中移動(941)
 
截至2010年9月30日,它今年前九個月的收益非常驚人。雖然由於網絡的改善工程、客戶服務和科研方面的開支提高了成本,可是這些在未來都會有回報的。

現在每個月它都會接收500萬個新客戶,而一年前同期也不過是300萬。客戶的平均消費也跟之前一樣。一些增值服務如流動網絡、無綫音樂播放等都不斷地吸引新的顧客。現在它的顧客總數為5.7億人,因此還有8億人的增長空間。它的現金流為淨利潤的兩倍,因此以市值1.6萬億元、收益1400億元算,其市盈率為11.4倍,現金流為5.7倍,回報3.6%,這對於一家必須逐漸增加股息的公司而言,是相當便宜的。

Isaa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cy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