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凳恐怕要除下「七大武器之首」之名!連 3歲細路都可以用紙「摺」出一張四平八穩的凳仔,還有甚麼殺氣可言? Muji的親子習作「 My Chair」暫時只在日本發售,但幾十位香港的小朋友已率先動手做出自己的私家 Chair,更有機會與港、日設計師的作品同枱展覽。記者:蔡慧敏部份攝影:梁細權
其他副刊影片 無印初體驗 放大圖片
港童與家長的共同經歷離不開溫書補習和沒完沒了的「興趣班」,幾何有閒情齊齊做手作?無印良品( Muji)的親子習作 My Chair吼準這個缺口:「日本人很重視親子活動,會跟小朋友一起做曲奇。 My Chair須要大人細路協力完成,砌好後更是一件真正的家具,成為成長的憶記……」 Muji的公關大員如是說。先別理會小凳能在香港蝸居生存多久,眾志成城的概念也真夠窩心。每張 My Chair有十多件紙製組件,跟着紙盒看圖識字不難成事,經過精密的力學計算,紙紮椅可以承受成年人的重量,與當年「肥姐踩雞蛋」同樣令人嘖嘖稱奇!成人 20分鐘便可完成的手作,對 6-8歲的小孩又是另一回事。九龍城樂善堂小學幾十位小朋友面對件件差不多的組件,手忙腳亂。「用白膠漿把紙管三合一,記住唔好擠太多,唔係一陣唔夠用!」落得太少,又怕馬步不穩。善用有限資源也是學習的其中一項吧?「這塊不可以太早攝入去,要拔出來再搽白膠漿唷……」聽從指示、自行摸索同樣重要。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其實能否獲選成為展品都無所謂,最重要是可以把自己的手作帶回家。
放大圖片
■ Muji出品一向以簡約見稱,盒仔細細卻藏了一張椅子的所有部份。
放大圖片
■整個 boxset都無多餘包裝。要把組件重新歸位都好考功夫!
低科技之戀 放大圖片
■ Martin最近在廣州重施燒鴨的故技,油淋淋。
25張椅便有 25個進度,但導師張震揚( Martin)見怪不怪。是日是他第 3次開班授徒砌 My Chair。本身是攝影師、平日也有教中、小學生做針孔攝影機,對手作和細路可謂駕輕就熟。他在澳洲念書時曾把唐人街的燒鴨改裝成針孔攝影機。就地取材,把攝影「平民化」才是真正目的。雖然今日人人拿着電話,甚麼都影一餐,但「數碼鴻溝」仍然存在。「在跑馬地的學校,我會好放心的問他們『有沒有用過數碼相機』,但去到深水埗就要小心。小朋友不懂得處理情緒,真是會自卑的。」同樣,富小孩的筆袋內可能充斥着 Muji出品,但對於少去銅鑼灣、尖沙嘴的小朋友來說, Muji可能是陌生的名字。是次參加 My Chair工作坊的 4間小學由香港青年協會負責聯繫,分別位於天水圍、屯門、粉嶺和九龍城,就是希望跟他們來個設計初體驗。 My Chair在 09年底推出以來只在日本發售,盛惠 19,000日圓,「有心有力」的家長下次路過日本時自會引入,懶理行李超重。
付出不等於收穫 放大圖片
Step 1用白膠漿把紙管黏合。
過程比成果重要,是紙紮凳仔和紙紮相機另一共通點。「整針孔相機很易出錯,可能搞了一天,最後就是甚麼都影不到。摺相機不是為了學攝影,你影得好叻也不代表甚麼。整唔到其實也是一種磨練。」有付出不等於一定有收穫。據 Martin的觀察,接受不到錯誤和失敗的,通常是家長。「做 My Chair的家長有 90%會搶住做。也試過有家長砌錯了,要求分配多一套重新再做的。總之要有個結果。」現場所見,沒耐性的小鬼在課室內跑來跑去,留下阿媽在埋頭苦幹,到塗鴉環節才乖乖歸隊。本來一式一樣的無印,變成了香艷羽毛椅、萬聖節南瓜車、恐龍戰隊寶座等,好不熱鬧!「好玩」就是最直接的反應。
放大圖片
Step 2把組件砌成H形的支架,壓實。
放大圖片
Step 3椅子成形後,便可以在上面肆意塗鴉!
放大圖片
■王芊惠的設計很特別,笑臉兩旁是雙喜圖案,由王媽媽剪出。
放大圖片
■陳雪欣、陳澤林和陳媽媽的作品。孖辮造型一睇就知是阿囡的主意。
放大圖片
■伍太一家又是以南瓜入饌。
放大圖片
■趙穎琳、曾富傑和譚老師:「萬聖節,所以用南瓜做主題。」
My Chair workshop
My Chair是香港設計大使 Detour 2010的其中一環,屆時小朋友的椅子部份會與香港、日本設計師的作品一同展出。 11月 28日會有公開的 My Chair workshop。
日期: 2010年 11月 26日至 12月 12日地點:域多利監獄及前中央裁判司署查詢:http://www.detour.hk
Home made swiss design
話明 DIY當然要把成本壓到最低。日本的部屋雜誌常有介紹自家製作傢俬的方法,網上亦有不少資源。瑞士建築師 Nicola Enrico Staubli設計了一系列兒童紙紮傢俬,紙樣、做法和示範全部免費下載。只要去超市找些紙皮箱、拿出三數小時,便可擁有靚靚兼獨一無二的家具。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網頁上有三款傢俬的設計,實用與玩味兼備。
查詢:http://www.foldschool.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