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有益,我們每日應吃最少三份蔬菜,以保持健康體魄。但最近有關翻熱蔬菜會致癌的言論從街頭巷尾到網上都在瘋傳,連電視節目都煞有介事地探討。到底翻熱蔬菜真的會釋出致癌物質嗎?今期營養師陳勁芝為大家逐步解開謎團。
美國註冊營養師 陳勁芝
蔬菜含硝酸鹽
營養師陳勁芝說,有關翻熱蔬菜致癌之說,相信是源於硝酸鹽(nitrate)、亞硝酸鹽(nitrite)及亞硝胺(nitrosamine)這三種物質。
「首先認識硝酸鹽(Nitrate),這是一種無害物質,存在於天然植物及動物中,人體內亦有。飲食是硝酸鹽主要來源,其含量會隨着種植季節、光線、溫度、肥料使用等而異。進食後,約65%的硝酸鹽會被代謝及排走,大部分硝酸鹽會在唾液中轉化成『亞硝酸鹽』(Nitrite),一般人的轉化率為5%至7%。體內有過多亞硝酸鹽,可影響體內血紅蛋白運作,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患者皮膚呈紫青色。一般成年人的風險很低,但四至六個月的嬰兒因消化系統未成熟是高危一族,本港曾有一名八個月大嬰兒因吃莧菜粥後皮膚變藍,後被確診為正鐵血紅蛋白血症。」陳勁芝說。
亞硝胺會致癌?
為何硝酸鹽會牽涉到致癌?陳勁芝解釋,蔬菜中只有硝酸鹽,它是無害的,當硝酸鹽在人體內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再轉化成亞硝胺(Nitrosamine),才可能產生致癌風險。
「有研究發現,當同時進食肉類及蔬菜時,身體的亞硝酸鹽可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而體內的亞硝胺含量亦會隨進食的硝酸鹽含量增加而增加,故各國對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有一定的限制。世界衞生組織的專家委員會曾把硝酸鹽的『每日可攝入量』定為每公斤體重0至3.7毫克。」陳勁芝說。
蔬菜好處多
這就弊了!我們家常菜中的菜心炒牛肉、西芹雞柳、肉片菜湯……全部都是菜和肉的配搭,西式飲食中的薯菜配牛扒,或菠菜肉卷,亦是菜配肉,豈非所有人都增加生癌風險?
陳勁芝說毋須擔心,這並不代表膳食蔬菜會致癌,歐洲食物安全局指出蔬菜中的天然抗氧化物如維他命C、茶多酚及纖維等,可助抑制體內亞硝胺形成達一半,而現時亦無流行病學研究指硝酸鹽攝取量會增加癌症風險。
而很多國家也做過有關硝酸鹽的風險評估,證實在正常健康飲食下,進食蔬菜的好處多過壞處,例如可從中攝取維他命及礦物質、抗氧化元素、纖維質,幫助平衡血糖、血壓及膽固醇。國際癌症機構亦指,進食蔬果反可助減低癌症風險,特別是胃腸道的癌症。
菜肉配搭是健康之選,不應因亞硝胺含量而卻步。
(細菌+硝酸鹽) 亞硝酸鹽
翻熱蔬菜,又何以會有致癌之說呢?
前文提到,蔬菜中的硝酸鹽在人體內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再轉化成亞硝胺,才可能產生致癌風險。
硝酸鹽何時會變成亞硝酸鹽?當蔬菜的含菌量多時,如不當貯存,變壞霉爛時,亞硝酸鹽的含量就隨時間增加。即是說,該種蔬菜本身的硝酸鹽含量高,加上蔬菜細菌含量高,便會增加產生亞硝酸鹽的風險。反之,將菜放於雪櫃七日(攝氏5度),菜中的硝酸鹽含量仍保持不變,亞硝酸鹽亦在低含量。此外,如菜切細、弄碎,亦會增加亞硝酸鹽的產生速度。
一般的隔夜餸菜已經被切碎及處於室溫多個小時,細菌自然較多,所以形成亞硝酸鹽的風險會較高,連日反覆翻熱及進食同一碟餸菜便有更大風險。細菌是令翻熱餸菜產生亞硝酸鹽的主要元素,所以只要減低蔬菜的含菌量,便可減少產生亞硝酸鹽的機會。 陳勁芝建議食物盡可能即煮即吃,減少在室溫停留的時間,就算吃不完要存放入雪櫃,亦不應多過一至兩天! 陳亦提醒,食物從雪櫃取出翻熱後,就算吃不完都不應再放入雪櫃,因為整個儲存環境已改變,大大增加細菌繁殖危機及產生其他有害物質。
菜糊最高危
由於切碎菜會釋放菜中的硝酸鹽,表面面積又多,細菌亦容易滋生,故菜糊及菜蓉是最高危的。研究指出一些自家製的菜糊可在十二小時內製生高含量的亞硝酸鹽,加上菜泥及菜糊是常見的嬰兒食物,若處理不當會容易導致嬰兒體內有過多亞硝酸鹽。因此,自製的菜泥及菜粥,宜即煮即食,不宜貯存 。 如須貯存,應置於雪櫃的冷藏格(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冷藏可停止亞硝酸鹽產生達十二星期。
不過對於經常要翻熱餸菜人士,例如前一晚準備翌日的午餐盒,豈非無可避免地增加攝取硝酸鹽危機?陳勁芝說,只要處理得宜,大家仍然可以吃得健康。下期陳勁芝將教大家減低硝酸鹽妙法!
留言列表